台鐵假期年底開賣!自強號碳足跡低於北高捷 2026年底背磁車票走入歷史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鐵落實2050淨零排放國家政策,已通過「自強」、「莒光」及「區間/區間快」3車種碳足跡盤查到告外部查證,根據盤查結果,自強號每人每公里產生36公克二氧化碳當量(CO2e),低於北高捷,是名副其實的低碳運具,未來將結合觀光署認證環保旅宿,最快今年底開賣「台鐵假期」,另外,為在車票揭露碳足跡資訊,台鐵背磁車票將走入歷史,2026年12月底全面更換非背磁的紙張車票。 2025/08/05 16:14 生活 交通
普發1萬擬納「排富條款」? 國民黨團表態:周五黨團大會交換意見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因應美國對台關稅掀牌,行政院擬針對特別條例提出修正案,傳出普發現金將納入「排富條款」,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說,這是遞出朝野對話的可能。對此,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說,周五黨團會議會相互交換意見。 2025/08/05 12:21 政治 黨政要聞
AI資料中心是吃電怪獸 谷歌將在用電量激增時降低資料中心用電量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根據路透社報導,隨著能源密集型AI 的電力需求超過電力供應,谷歌周一表示,已與兩家美國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簽署協議,在電網用電需求激增時,降低其AI 數據中心的用電量。 2025/08/05 10:20 能源
又是漏電!青農搶救農作物身亡 他揭1必備保命神器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中南部連日暴雨,造成道路積水,農園、果園都災損嚴重,有心急的青農為了趕緊拯救現況,遭逢漏電意外身亡。曾參選立委的「最強菜農」林佳新透露該消息,難過地表示,「漏電使這努力的孩子離開了…。」他並提醒農民加裝一保命神器「漏電斷路器」,在必要時能自動斷開電源,保護安全。 2025/08/05 09:21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黃國昌認:2018反對「以核養綠」 翁曉玲斥政府能源政策偏激已傷害國人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核三廠1、2號機組去年7月、今年5月相繼除役,民眾黨提出的「核三重啟」公投案將在8月23日投票,如同意票過投票人總數25%,核電有望死灰復燃。公投案五位正方代表今齊聚催「同意票」,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直言,非核家園政策落後世界潮流,該是轉彎的時候,民眾黨立院黨團總召黃國昌也解釋自己立場大變的原因,強調支持核三延役,不是為了便宜的電費,而是為了更乾淨、安全、穩定的台灣。 2025/08/04 18:30 政治 黨政要聞
打臉賴清德!童子賢下重話:非核家園落後世界潮流 讓台灣競爭力變差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邁入非核家園達數月,民眾黨提出「重啟核三」公投案,盼核電起死回生,公投8月23日投票前將進行5場正反方辯論會,民眾黨今舉行記者會邀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5位正方代表,聯合宣示「更好的台灣,我同意!」童子賢說「非核家園到了應該轉彎的時候」,非核家園讓台灣能源韌性、產業競爭力變差,也讓民生用電負擔變重,已經違反科學理性,落後於世界潮流。 2025/08/04 11:28 政治 黨政要聞
產業觀察〡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 但有3大挑戰需克服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東南亞地區憑藉其地緣優勢與政策利多,儼然成為全球電路板製造的戰略重鎮,其中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三國,2024年PCB產值合計86億美元,佔全球10.8%,顯示其擁有龐大的成長潛力,不過然東南亞PCB產業也同時業面臨製造能量不足、人才短缺與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諸多挑戰。 2025/08/02 18:32 財經 產業脈動
紙本仿單掰掰! 未來藥品資訊掃QR Code就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為了讓民眾更快速、完整取得最新的藥品資訊,加上環境永續等因素,衛福部自111年元旦起開始試辦部份藥品採用仿單無紙化,掃描藥品包裝外盒的QR Code,就能連結至「藥品仿單查詢平台」查詢藥品仿單資訊,近期進一步公告,藥商須在2026年12月31日止,完成所有藥品許可證的電子結構化仿單並發布。 2025/08/02 14:17 生活 醫藥
台灣關稅20%|工總指5大重點產業受衝擊最大 建議政府提供這些協助 川普政府今天公布台灣最新對等關稅為20%,總統府、行政院說明為暫時性稅率。工商團體認為,此關稅調幅略高於東南亞國家、明顯高於日韓,將使台灣出口面臨不小挑戰,建議政府提供出口轉型補助與營運貸款,同時協助業者強化美國地區倉儲、交付、售後服務機制,提升回應能力,減緩短期衝擊。 2025/08/01 14:20 財經 產業脈動
台電、美國電力研究院辦數位轉型論壇 聚焦AI資料中心設址及用電布局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電與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自1987年起展開近40年國際交流,合作投入機組發電效率、用電大數據、分散式能源與儲能等數百項研究計畫,並再度攜手舉辦「數位轉型論壇暨低碳倡議整合會議」,聚焦探討AI資料中心設址就近電源的重要性,以及全球能源轉型趨勢、電業相關最新技術應用、電網韌性強化、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AI)應用等關鍵議題,期能深化雙邊合作,共同推動前瞻電力技術發展。 2025/07/31 18:15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