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教師荒!全教總:教師待遇沒吸引力 籲調薪法制化、職務加給提高

教師荒!全教總:教師待遇沒吸引力 籲調薪法制化、職務加給提高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教師荒問題嚴重,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全教總)今(29)日表示,問題核心在於教師待遇未能反映專業付出與職責負荷,以致失去職業吸引力,呼籲將調薪機制法制化,並提高學術研究加給、導師職務加給、行政職務加給、專責輔導職務加給及特教職務加給,也要調升授課鐘點費。
鄭英耀教師節前發信全國教師 允諾年底提校事會議精進方案

鄭英耀教師節前發信全國教師 允諾年底提校事會議精進方案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明(27)日就是教師節,教育部長鄭英耀昨(26)日發出「致全國教師的一封信」,除表達感謝與敬意,也重申備受爭議的校事會議制度,將於年底提出精進方案,且承諾由教育部做起行政減量,建立資料共享機制,落實公文減量,避免資料重複填報,並精簡計畫申請流程。
教長親訪全台唯一「普高+特教」校 親送30年首調升加給2800元

教長親訪全台唯一「普高+特教」校 親送30年首調升加給2800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教師節將至,2026年2月起,凍漲逾30年的特教老師的職務加給將提升,有特教師證者從每月1800元增為2800元、無特教師證者從600元調高為900元。教育部長鄭英耀9/15前往全國唯一併設普通高中及特教學校的國立和美實驗學校,傾聽特教老師的相關工作的感想與心聲,並對特教老師表達感謝。
軍人條例修法三讀!志願役加給從1萬多變3萬明年實施 白棄權、綠反對

軍人條例修法三讀!志願役加給從1萬多變3萬明年實施 白棄權、綠反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國軍志願役今年4月甫調升待遇,依等級每月增3000~5000元,戰鬥部隊加給也增加4000(第一類)、7000元(第二類),立法院會今處理藍委所提《軍人待遇條例》第五條修正草案再修正動議版,泛藍52票支持、綠49票反對、白8票棄權,修法通過,明定志願役不論級別自明年元旦起,加給從現行每月1萬3~1萬5千元,齊頭式調整到3萬元;另,職務加給、專業加給、地域加給、職務加給、戰鬥部隊加給、超時加給等6種之給與,由行政院定之。行政院長卓榮泰預告,絕對依照憲政的精神提出救濟。
藍闖關國軍加薪!卓榮泰:絕對提救濟 要地方安心「該補助的一塊錢不少」

藍闖關國軍加薪!卓榮泰:絕對提救濟 要地方安心「該補助的一塊錢不少」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以25%比例統刪地方一般性補助款,引來藍營執政縣市跳腳、提訴願,院長卓榮泰以「輪迴」描繪中央政府總預算遭立法院大刪後的下場,再掀起論戰,卓榮泰今早受訪喊話立院,審查《軍人待遇條例》不要重蹈覆轍,違反《憲法》跟《預算法》,否則絕對提出救濟;並重申,行政院酌減地方補助是一個必然的結果跟現象,但請地方政府安心,中央依法該補助的,「我們一塊錢不會少」。
國軍加薪修法今協商!徐巧芯版最高68K 國防部潑冷水:應兼顧可行性

國軍加薪修法今協商!徐巧芯版最高68K 國防部潑冷水:應兼顧可行性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籍的外交國防委員會立委徐巧芯,本會期初提出「國軍加薪」系列修法,包括志願役加給提升至3萬、提高地域加給、新增超時加給,同時1年期義務役薪資比照現行最低薪資2萬8千590元,以此計算,二等兵起薪最高可達6萬8350元。今天國民黨團舉行黨團協商,但國防部書面說明稱,若加給提升3萬每年支出增加290億元,應先徵詢行政院意見,兼顧國家整體施政負擔和可行性,避免預算膨脹,排擠其他施政預算。
軍公教薪俸、加給調3%適用對象曝 政院發函促儘速完成補發

軍公教薪俸、加給調3%適用對象曝 政院發函促儘速完成補發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在立法院答詢表示,軍公教員工調薪3%,5月份就會發放。行政院也已函知各主管機關轉知所屬機關學校,要求儘速完成待遇調整、補發作業,人事總處說明,適用對象包括軍公教人員、技工工友(含駕駛)及約聘僱人員,待遇調整項目有3項,並均調足3%。
445家醫院護理師薪資疑灌水 衛福部:平均值供參考

445家醫院護理師薪資疑灌水 衛福部:平均值供參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福部昨日公布全國445家醫院護理師薪資數據,因將本薪與各種獎金合併計算出平均月薪,立委痛批該數據根本是「國王的新衣」,嚴重脫離臨床現場。衛福部今日回應,每家醫院護理人員有不同單位、不同班別、及職務等,薪資計算方法也不同,主要是提供平均值給求職者參考,非代表每位護理個人。
吳春城批教育預算成長3倍成果不佳 學生團體:誤解教育本質

吳春城批教育預算成長3倍成果不佳 學生團體:誤解教育本質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民眾黨立委吳春城日前在立法院質詢時,提到教育經費增加,但學生素質、學校國際排名未改善,更以企業角度,稱教育預算成長,平均每個學生成果要更顯著。對此,學生團體EdYouth批評,將教育資源簡化為「投資」與「回報」,忽視教育的本質,以企業管理的角度評鑑教育預算,是對教育本質的誤解。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