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AI已進入「正循環」 將供應26萬GPU協助南韓發展AI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天(10/31)難得穿上西裝,在亞太經合會(APEC)企業高峰會登台演講,稱AI(人工智慧)已經進入不斷成長的「正循環」,AI模型的進步吸引企業投資,促使AI更加進步。 2025/10/31 19:12 國際 寰宇要聞
鄭麗文明登基!國民黨「萊爾校長」終極彩蛋篇曝 全代會將設打卡牆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明將召開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當選人鄭麗文將接下現任主席朱立倫擔子,成為國民黨新任主席。國民黨今召開記者會,公布全代會主軸「努力進前 藍天再現」及主視覺。國民黨也透露,這次全代會場將設置萊爾校長公車打卡牆,讓黨代表成為讓萊爾校長下車的關鍵動力,同時他們也釋出「萊爾校長彩蛋宇宙」廣告,嘲諷意味滿滿。 2025/10/31 17:45 政治 黨政要聞
能源周|泓德旗下星星電力推「ETF5050表後儲能方案」 助企業參與電力交易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智慧能源領導品牌泓德能源(6873)於 2025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宣布,旗下星星電力正式推出「ETF5050 表後儲能共享方案」,協助企業以零出資、低風險的方式導入儲能並參與電力交易,收益最高可與星星電力均分,打造用電轉投資的能源價值路徑。 2025/10/31 12:20 能源
數發部長林宜敬:沒有人擋得住AI發展 「數位化」是節能減碳重要關鍵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數發部長林宜敬今在「2025智慧永續城市國際論壇」以「從能耗到能效AI時代的永續思維」為題發表演講,他說,各國AI用電量在能源使用量中的占比以美國0.13%最高,歐盟、日本約0.075%,中國約0.05%,由於AI模型規模持續擴大,訓練及運作的能耗也同步上升,對環境與永續發展造成衝擊。不過,他強調,沒有人擋得住AI的發展,各國都積極投入AI應用,但「數位化」本身就是節能減碳的重要關鍵,例如線上會議取代出差,就可避免搭機及開車等移動過程所帶來的能耗。 2025/10/30 18:49 財經 政策法規
綠色科技驅動國家發展! 賴清德認挑戰多:不能因風雨就偏離航道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府「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今召開第5次會議,總統賴清德表示,國際貿易格局正劇烈重組,新的關稅壁壘、綠色供應鏈要求,對台灣帶來複合式的挑戰;來自氣候與經濟變化的雙重壓力,也對社會造成不安、加深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他強調,政府會全力維持電力的穩定供應,確保民生、產業用電需求,也會提供各項協助給受國際情勢衝擊的產業,特別是中小微型企業,一起克服挑戰。 2025/10/30 18:26 政治 黨政要聞
川習會重點一次看!川普:中國關稅降至47% 「未談及輝達Blackwell晶片」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川習會周四(10/30)在南韓釜山登場,川普會後透露雙方「幾乎就所有問題」達成共識,預計很快簽署協議,並宣布把中國輸美關稅降低10%,總關稅降至47%。但針對技術出口管制幾乎沒有重大變化,雙方會談「沒談到輝達Blackwell晶片」。川普也預告將於明年4月訪問中國。分析指,美中緊張關係將進入平靜期,「雙方競爭很可能是場長期的霸權爭奪」。 2025/10/30 15:42 國際 寰宇要聞
輝達市值5兆美元什麼概念 等於台積電+博通+ASML+AMD+英特爾+美光+安謀+高通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輝達市值周三收盤升至5.04兆美元,成為首家飛越5兆美元門檻企業,5兆美元是什麼概念?約相當於台積電、博通(Broadcom)、艾司摩爾(ASML)、超微(AMD)、英特爾、美光(Micron)、安謀(Arm)和高通(Qualcomm)這8家公司的市值總和。 2025/10/30 12:12 財經 國際焦點
川習會登場倒數!外交部:台灣將善用APEC展現戰略角色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今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被美國對等關稅變數所籠罩,關係緊張的美中元首「川習會」今早登場,會否簽署貿易協議、談及台灣議題等,受全球矚目,而我APEC代表團也持續爭取與川普在內的各國領袖、領袖代表會面,外交部今將至立院外交國防委員會進行「我國參與2025年度亞太經濟合作(APEC)經濟領袖會議的任務及目標」專題報告。 2025/10/30 06:00 政治 黨政要聞
電力能否因應AI產業需求? 龔明鑫:天然氣發電廠若如期加入就沒問題 立委關注,電力是否足以供應人工智慧(AI)產業發展需求。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說,台電已經將2032年發展AI產業所需電力算入,希望所有電廠、尤其是天然氣發電廠,可以如期如質上線的話,就沒有問題。 2025/10/29 19:07 能源
台達電第3季每股賺7.16元創新高! 斥資10億取得日本NRF逾90%股權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台達電(2308)今(2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第3季財務報表,單季合併營收為1,503.18億元,稅後純益186.06億元,每股稅後純益7.16元。 2025/10/29 19:05 財經 產業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