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65萬人適用!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新制8/1上路 重症1天審查、亞健康老人7天

65萬人適用!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新制8/1上路 重症1天審查、亞健康老人7天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本周(8/1)起80歲以上長者、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族群,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用外籍看護,推估65萬人適用。為減緩重症家庭衝擊,勞動部與衛福部今天公布6大配套措施,前往各縣市長照管理中心申請,於1日完成國內推介;80歲以上僅檢附身分證明文件者,則要以一般資格申請案,登入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申請外籍家庭看護工家庭國內求才刊登7天。
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新制將上路 9月起擴大納入2大照顧項目

免巴氏量表聘外籍看護新制將上路 9月起擴大納入2大照顧項目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今年8月起,所有80歲以上長者,以及70-79歲癌症二期以上,免巴氏量表即可聘僱外籍看護,推估新增10萬看護需求,恐衝擊重症家庭。衛福部表示,聘僱外看空窗期視為一般長照個案,可使用各項長照服務,同時也修正「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9月起放寬在原核定照顧及專業服務額度下,進一步納入日間照顧與家庭托顧服務項目。

免巴氏量表請看護恐衝擊重症家庭 傷友嘆:真的不是要跟你們搶資源

免巴氏量表請看護恐衝擊重症家庭 傷友嘆:真的不是要跟你們搶資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下月起80歲以上長者、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族群,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用外籍看護,初估增聘的外籍看護人數約10萬。社福總盟等8大民團今(28日)疾呼,將導致重症家庭聘不到外籍看護,連機構恐怕也面臨衝擊,傷友感嘆憂心上路後的狀況,無奈表示「我們真的不是要跟你們搶資源」;勞動部與衛福部明天將共同召開記者會,並公布6大配套措施,包含綠色通道讓重症優先分流審查等。
2025亞洲生技大會登場! 遠傳秀AI醫療實力助院所推視訊門診「逾330間陸續開診」

2025亞洲生技大會登場! 遠傳秀AI醫療實力助院所推視訊門診「逾330間陸續開診」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2025亞洲生技大會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登場,匯聚全球生醫領域專家與產業領袖,共同探討未來發展趨勢,遠傳資訊長胡德民在論壇中分享,遠傳如何透過5G、AI與雲端技術推動台灣醫療數位轉型。胡德民也分享,隨著《通訊診察治療辦法》與時俱進,遠傳從2024年7月起協助各大醫療院所推出視訊門診,已有超過190家醫療機構申請,並有超過330間虛擬診間陸續開診。
大罷免大失敗!點名戰犯 工運人士林佳瑋:柯建銘責任最大

大罷免大失敗!點名戰犯 工運人士林佳瑋:柯建銘責任最大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4藍委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今(26)日投票,全數都未罷免成功。為此結果,資深工運人士林佳瑋表示,投票結果顯示人民不想一直再被抗中保台的口號情緒勒索,而是希望政府確實改善國家韌性、回應基層生活困境,她也點名,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應該為此結果,負起最大政治責任。
工研院攜手亞東、中山、高榮、奇美四大醫療體系 共同啟動「MedBobi 2.0 整合平台」

工研院攜手亞東、中山、高榮、奇美四大醫療體系 共同啟動「MedBobi 2.0 整合平台」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為因應醫護人力吃緊的挑戰,工研院今(21)日宣布攜手亞東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奇美醫院,共同啟動「MedBobi 2.0 整合平台」,打造臺灣首個以「臨床語料(臨床上常用的溝通術語)與AI模型訓練」為核心的智慧醫療共創平台。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AI心電圖揪惡兆!2千人海救2名手術免猝逝 醫:未來可用檢測兒童心臟病(獨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傳統心電圖只能從波形判斷病人檢查當下的狀態,有了AI輔助將圖形數據化,搖身一變算命師看出慢性病史到預測未來心血管疾病風險高低,今年雙北市世壯運首度大規模應用AI輔助心電圖檢測,從2200人中成功揪出56名高風險者,2人緊急手術化解危機。這項技術不僅限於診間,從救護車、居家醫療到長照機構提升醫療效率,還能降低手術麻醉風險、解決兒童不擅表達症狀的問題。
宏碁小金雞報佳音!宏碁智醫攜手日本富士通 開發失智與帕金森氏症早期評估技術

宏碁小金雞報佳音!宏碁智醫攜手日本富士通 開發失智與帕金森氏症早期評估技術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宏碁小金雞宏碁智醫(Acer Medical Inc.)與日本富士通株式會社(Fujitsu Limited)今(16)日宣布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aiGait」powered by UvanceAI 全新解決方案。運用富士通的高精度「AI骨架辨識技術」分析患者的身體動作與步態異常風險,進而協助醫療專業人員早期發現失智症與帕金森氏症,提升臨床診斷與介入效率。
老人黑眼圈不等於跌倒! 專家呼籲:別輕忽長輩「無聲求救信號」

老人黑眼圈不等於跌倒! 專家呼籲:別輕忽長輩「無聲求救信號」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這次不處理,下次可能就是一句屍體」,這句話聽來殘忍,卻是醫師尹莘玲看過眾多老人虐待案件的沉痛呼籲,尤其以頭、臉、頸、上肢等更是最常見的部位,尤其出現黑眼圈,更不能輕忽。衛福部統計,近5年老人保護通報案件逐年增加,最主要的原因是生活習慣、價值觀衝突等親屬間相處問題,受暴類型以精神暴力最多。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