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川普曝:槍殺柯克嫌犯已落網 FBI公布影像「像大學生」 【編譯張翠蘭、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央社】美國右翼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柯克,日前在猶他州校園露天演講時遭槍殺。他生前盟友、總統川普周五(9/12)告訴福斯新聞,人已經抓到,是兇嫌父親說服兒子投案。 2025/09/12 20:38 國際 熱搜話題
美31歲保守派名嘴校園中彈亡 警:槍手疑從屋頂開槍!仍在逃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知名保守派政治活動家兼作家柯克(Charlie Kirk),周三(9/10)在猶他谷大學一場活動上遭槍擊身亡。聯邦調查局(FBI)表示,槍手仍在逃。31歲柯克是右派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在川普2024年大選挑戰重回白宮期間,為其爭取年輕選民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這起事件凸顯美國政治暴力再升溫,也令兩黨領袖紛紛發表譴責。 2025/09/11 10:15 國際 熱搜話題
柯克遇刺亡!創辦青年組織活躍3500所大學 川普下令全美為他降半旗4天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右派青年政治領袖柯克(Charlie Kirk)周三(9/10)在猶他谷大學遭槍擊身亡,得年僅31歲,震驚各界。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柯克迅速從政壇無名小卒一躍成為現代保守派政治運動的先鋒,並成為川普總統最親密的親信之一。他以在全國各地的校園舉行露天辯論而聞名,而其創辦的青年組織活躍於3500多所大學校園,更在2024年總統大選期間助川普爭取年輕選民,發揮關鍵作用。川普已下令全美各地降半旗悼念。 2025/09/11 08:35 國際 熱搜話題
高雄悍女報復前男友!撂4人派出所前砸車還撞警 遭開槍制止3人落網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一名楊姓女子不滿顏姓前男友帶其他女子回同居租屋處,憤而分手搬離。昨租約到期,她未親自到場,卻找來4人「討公道」,對方不但尾隨顏男至派出所旁攔車砸窗,還衝撞外出查看的黃姓警員,導致黃警又手肘受傷,黃見情況危急,開1槍制止,但歹徒仍駕車逃離現場。警方火速鎖定涉案人,昨晚逮捕2名男子及1名協助租車的女子,另有2男及楊女仍在追緝中。 2025/09/08 11:46 社會
有片|高雄矮小竊賊鑽進售票口偷當舖 拒捕瘋狂衝撞警車遭開4槍壓制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市陳姓男子與翁姓男子,昨日清晨5時許,由陳男從當舖門前類似售票口的小窗戶,潛入鹽埕區府北路某當舖、翁男在外接應,偷走保險箱內的現金20多萬元及黃金、鑽石、手錶一批。警方昨天下午5時許先在三民區逮補翁男,今天下午3時許在鳳山區的旅館前方圍捕陳男,陳拒捕並駕車前後衝撞警車及警員,過程中警方開4槍,再持破窗器破窗後逮捕陳男,幸好無人受傷。 2025/09/07 18:15 社會
台東2派人馬尋仇鬥毆 1人中彈!疑開槍男遭亂刀砍殺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今天凌晨台東市區不平靜,兩處發生持械鬥毆事件,甚至現場槍聲大作,1人左腳踝中槍,疑似開槍者則被亂刀砍殺,多人受傷送醫。據目擊民眾表示,雙方因口角衍生互相尋仇,警方已掌握涉案人員追緝。 2025/09/05 14:32 社會 地方大小事
新莊KTV爆槍響!男入獄前喝悶酒 失控開槍罪加一等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新北市新莊區中華路一家KTV,昨天晚上傳出槍響。警方獲報循線3小時內逮捕開槍男子,他辯稱因涉案遭判刑定讞,即將入監服刑,因心情鬱悶加上飲酒過量,才會情緒失控開槍洩憤。警詢後依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恐嚇及毀損罪嫌移送法辦。 2025/09/04 13:26 社會 突發現場
遛狗男遭轟16槍亡!遺體解剖家屬現身 槍手疑逃高雄大學校方急示警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左營區本月22日上午發生駭人聽聞的槍擊殺人案,通緝犯羅姓男子在住處附近遛狗時,遭伏擊的槍手連開16槍,倒臥血泊、慘死在住處門前。歹徒事後搭乘「權利車」逃逸,將車輛焚毀,至今仍下落不明,檢警已陸續帶回10多人追查。檢方今天下午將會同法醫在市立殯儀館解剖死者遺體,釐清確切死因。 另一方面,警方不排除槍手逃往高雄大學躲藏,已向校方調取監視畫面,校方也提醒學生盡量避免前往偏僻角落。 2025/08/25 16:59 社會 突發現場
核三重啟公投未過關 各家外媒評論一次看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台灣核三重啟公投23日投開票,結果為同意票434萬1432張,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全國投票率29.53%,距離通過門檻500萬522人同意票,還差約65.9萬票,因此沒通過。面對這項結果,國際媒體如何解讀台灣的能源與國防困境?以下為讀者彙整各家外媒的視角與分析。 2025/08/24 12:40 國際 寰宇要聞
「出獄恐對大眾構成威脅」 Netflix梅內德斯弒親兄弟檔尋求假釋被拒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Netflix影集《怪物:梅內德斯弒親兄弟檔》原形人物、1989年聯手開了13槍幹掉父母,被判終身監禁的加州比佛利山富家公子萊爾和艾瑞克梅內德斯,本周先後被加州假釋委員會駁回假釋申請,理由是兩人「仍對大眾構成危險」。 2025/08/23 20:08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