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詛咒黑暗,不如點亮蠟燭」 台大法醫所悼創所所長陳耀昌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 「與其詛咒四周黑暗, 不如點亮一根蠟燭」,台大醫學院法醫學研究所所長翁德怡在臉書發文,悼念因病過世的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且對方教授退休後專注於歷史小說的寫作,更成為我心目中的榜樣(role model)。
台大法醫所稍早也發表創所所長陳耀昌教授辭世通告,「陳教授的離去,是本所及台灣法醫學界的重大損失。斯人雖逝,其典範精神與深遠影響將永存於我們心中。」
台大法醫學研究所成立於2003年3月15日,陳耀昌2004年8月自國家衛生研究院幹細胞研究中心借調期滿歸建,後接任法醫學科主任及法醫學研究所創所所長,而他同時也筆耕不輟,著有《福爾摩沙三族記》、《傀儡花》、《獅頭花》、《苦楝花Bangas》、《島之曦》等作品。
對於陳耀昌離世,台大法醫所也發表標題為「沉痛哀悼:台灣大學法醫學科暨研究所創所所長陳耀昌教授辭世通告」,以下為通告全文:
台灣大學法醫學科暨研究所全體師生同仁道鑒:
懷抱深切哀痛之情,台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謹此公告,本所創所所長陳耀昌教授已於日前辭世。
陳教授畢生致力於法醫學之教育、研究與制度推動,是我國法醫學領域的重要開創者與奠基者。
於學術研究、教學培育與專業實務等多重層面,皆以嚴謹治學、深厚學養與無私奉獻,啟迪後進,影響深遠。
陳教授的離去,是本所及台灣法醫學界的重大損失。
斯人雖逝,其典範精神與深遠影響將永存於我們心中。
本所已代表全體師生,向陳教授治喪委員會暨家屬致上最深切的慰問。
台灣大學醫學院法醫學科暨研究所
2025 年 11 月 17 日
翁德怡悼陳耀昌:萬分不捨
翁德怡和陳耀昌因台大法醫所而結緣,她今天上午在臉書悼念對方,「我最敬愛的陳耀昌教授過世了,感到萬分的不捨。」
翁德怡回憶,當年第一次和教授見面時,就因為兩人同時喜歡日本「松本清張」推理小說而相談甚歡,之後她到法醫所教書,畢竟自己不是傳統法醫,也不是分析化學背景出身,而是以臨床醫師跨界法醫領域,一開始遇到非常多挫折,也好幾次要放棄,但是都在陳教授和邱清華教授的鼓勵下,留下來繼續努力。
陳耀昌專注歷史小說寫作 成翁德怡心中role model
陳耀昌退休後,專注於歷史小說的寫作,更成為翁德怡心目中的role model,「文以載道」一直是她心目中,無論是醫師或老師,對「師者」的理想,記錄下自己環境歷史的種種,也是她一直想達到的目標,這應該也是她特別鍾愛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說和英國推理小說的原因,因為二者總能巧妙將歷史、街道、地理、交通等面向和小說完美結合。
她說,一直期待自己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雖然從來沒寫過,但教授的歷史小說,真的讓她感動不已, 「有為者 亦若是」,她一直告訴自己。
教授退休後還常與她見面、鼓勵她,翁德怡表示,在她對於「司法醫學鑑定品質」感到憂心不已且無力的時候,對方給予她很多指導。
翁德怡也記得,去年教授入院前,還和她互相打氣,半年治療成功後教授再度復出時,有機會一定會幫她牽線,帶她去立法院司法委員會,讓她能跟委員們講述自己對「司法醫學鑑定」改革的想法,可惜教授健康恢復一直不如預期,終究無法成行、令人惋惜。
翁德怡說,她也相信這是教授留下來給她的使命和任務,「我不可能一直只在教授的保護之下」, 只會在原地大喊,「司法醫學鑑定品質很重要, 辨別什麼是真科學鑑定和假科學鑑定很重要」,那樣什麼也改變不了,自己也應該努力學會獨立前行,和其他夥伴們繼續努力。
「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不如點亮一根蠟燭」
翁德怡非常感謝陳耀昌的指導,「與其詛咒四周黑暗,不如點亮一根蠟燭」,這是他帶給她的人生座右銘,自己何其有幸在對方豐富的人生舞台上,您共同演出一小段,對她個人非常有意義的人生對話、非常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