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臉書淪詐騙溫床!受害人向Meta求償逾千萬 劉泰英深受其害現身聲援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因臉書詐騙廣告橫行,受害者遍及全球,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今(15)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協助8位受害人向Meta公司(包括Meta總公司、愛爾蘭Meta公司及台灣臉書有限公司)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總額新台幣1167萬5180元,創台灣首例。這8位受害者多因在臉書看到假冒名人與企業的投資或贈書廣告而受騙,總計損失高達5837萬5898元。協會表示,臉書未落實廣告審查與假帳號管控,已成為詐騙集團的幫兇,應對受害人的損失負起賠償責任。

假投資詐騙猖獗 臉書監管嚴重失能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理事長許良源指出,根據警方統計,從去年9月至今年2月,全台假投資詐騙案件數高達2萬2892件,總財損約427億元,占整體詐欺財損的66%。其中,高達94%的受害者是透過網路接觸詐騙資訊,而社群平台上的詐騙廣告是主要來源。許良源痛批,臉書身為全球最大社群平台,不應只想著賺取廣告費,卻嚴重失職,未落實廣告審查。這種失能行為導致詐騙集團可以肆無忌憚地刊登假廣告,不僅嚴重損害民眾財產,也摧毀了社會信任。
沉痛分享遭詐經歷 籲臉書負起責任
記者會上多名受害者現身說法,透露遭詐財痛苦經歷。其中,H先生表示,他是在臉書上看到假冒美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名義的免費贈書廣告,因此誤信並下載了山寨版的投資APP,最終損失超過73萬美元(約台幣2200餘萬元),他沉痛地說,臉書不能只收廣告費,卻放任虛假廣告泛濫。
A小姐是在點擊假冒「486先生」的廣告後,加入LINE群組並下載了假APP,最終損失超過320萬元。她表示,自己從未想過臉書這樣的大平台會隱藏如此多的詐騙廣告,如今每天都因還款壓力與自責而失眠,甚至需接受身心科治療。
D小姐則指出,她在臉書分享旅遊照片後,被假冒企業家的人留言引導投資,最終損失90多萬元,一度有輕生念頭,幸好在警方協助下才逐漸走出陰霾。

劉泰英現身聲援力挺受害者
長期遭詐騙集團冒用名義的台綜院創辦人劉泰英也應邀出席記者會,公開聲援受害人,呼籲政府與平台業者應正視詐騙問題,不能讓無辜民眾的積蓄與信任被詐騙集團輕易奪走。
提告盼促使臉書強化防範機制
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常務監事兼法律委員會召集人李禮仲表示,這樁訴訟案律師團耗時近四個月籌備,從近60位受害者中找出8位代表,8人的總損失金額為5837萬5898元,律師團以每位受害者損失金額的20%作為求償金額,總計1167萬5180元。他們將依據《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公平交易法》、《消費者保護法》與《民法》,向Meta公司請求連帶賠償責任。
李禮仲強調,許多受害者至今仍深陷龐大還款壓力與自責情緒,追溯源頭,儘管假帳號與假粉專不斷被檢舉,臉書平台上仍充斥大量冒名名人,顯見其監管機制已嚴重失靈。協會期望透過此次公益訴訟,促使臉書負起平台責任,強化防範機制,避免更多國人因臉書廣告而受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