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特跨半導體材料領域大進補 8月再取得航太認證、預計7/15登錄興櫃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耐特科技(8058)材料過往曾救援家登(3680)晶圓傳送盒(FOUP)斷料危機而跨入半導體材料領域,由於該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營收快速成長,看好未來3~5年成長性,加上電池備援電力模組(BBU)應用市場也是主要成長動能,董事長陳勳森看好明後年營運,預計在7月15日登錄興櫃,明年第2季申請上市。

與家登緊密合作跨半導體材料、航太領域
談到與家登合作的因緣上,陳勳森表示,耐特從1988年開始創業,到現在已經37年,在這30年當中,基本上都是在傳統這一塊,在應用器材和電子佔的比例比較多,從2019、2020年開始跟家登有接觸之後,才開始轉入到半導體領域,很感謝家登很願意把真正的要求跟技術公開給耐特,讓耐特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能夠開發出家登想要的產品跟材料的特性,其實家登的材料真的很特別,特別到我從來沒有遇過也沒有用過,做完之後發現,航太也是很多用PEEK,預計8月底可望取得AS9100D航太認證,取得進軍航太領域的門票,在其他產業很多也是用PEEK ,所以藉由家登這樣一個經驗,可以投入到各種不同的產業去發展。
據了解,大約6年前家登與另一家美國晶圓傳載盒大廠英特格官司纏訟,對於不僅對家登進行10億多元的假扣押外,同時也要求與材料供應鏈不得再供料給家登。為此,家登董事長邱銘乾向陳勳森請求協助,雙方共同研發材料並經國內最大晶圓廠認證成功,順利化解家登斷料危機,而耐特也因此跨進半導體領域,預估今年半導體佔比將從不到1成快速成長至2成左右。
陳勳森強調,耐特已經1988年到現在,多年的累積相當多的配方的技術跟經驗,加工經驗,它的用途真的很廣泛,不管在汽車、機車、電子、運動器材、工業用途的產品,現在幾乎都是產業鏈很重要的一個客戶。
近10年來耐特不斷轉型,朝高溫高性能的材料在進行開發,其實也不光是這5年這幾年跟家登合作,在10年前就開始在做這個工作,做整個產業轉型,一定要提出一個更新更高階的材料,才能解決往上成長的空間,當時就發現說,耐高溫材料是一個長期以來、未來在產業上是必須的,所以就從高階的材料來開發。
除半導體外、BBU為主要成長動能
第一個以半導體AI伺服器用的東西,其實這個BBU跟客戶共同開發了大概將近5年的時間,用在AI伺服器的這個防火防燃燒材料,它爆炸的時候其實它可以擋住它的防火跟防燃燒,所以現在這兩年取得它的正式的認證,未來不管它的產品到幾KW,耐特就已經慢慢在接近從3.5KW到5.5KW到8.5KW,公司一直都往前進,配合客戶的進度。
耐特總經理陳宇涵進一步說明,今年上半年BBU材料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度水準,BBU材料及半導體載具都將是今年營運成長的動能,未來耐特也會朝光罩盒、先進封裝載具領域,IC承載盤材料產線今年5月完成,預計第4季應可放量。
耐特去年營收為23.7億元,年增12.78%,毛利率由前一年的25%增至28%,稅後淨利1.45億元,年增115.74%,每股純益2.2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