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白宮會李在明 聯合聲明是否包含台海議題受矚目
韓國總統李在明訪問美國,當地時間25日中午將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高峰會,會中是否談及台海議題受到關注,考慮到李在明政府對此立場,聯合聲明中可能不似前任尹錫悅政府時期那般明確表態。

2022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拜登在尹錫悅上任不到2週時,親自訪韓舉行美韓峰會,會後聯合聲明提及台海問題,指出「兩位總統重申維持台灣海峽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是印太區域安全與繁榮的基本要素」,觸動中方敏感神經,提出「嚴正交涉」要求。
近1年後,尹錫悅在2023年4月訪美前接受路透社專訪時,又罕見在台海議題上表達明顯立場,他表示台灣議題不單純是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而是跟兩韓關係同樣影響國際社會的全球性議題,韓國政府與國際社會一樣保持反對以武力改變現狀的立場,被認為是為了美國行之前向白宮明確表態。
此舉自然引起中國外交部反彈,中方在專訪刊出後再次主張兩岸問題屬國家內政,不容他人置喙,但韓國外交部對此立即回應,認為中國外交部對他國元首發言的反應是「嚴重外交失禮」,令人質疑中國國格,對多年來以迴避態度面對敏感議題的韓國政府而言,實屬罕見。
而在尹錫悅與拜登會後發表的「韓美同盟70周年韓美峰會聯合聲明」中,再次提到了「台灣海峽的和平穩定是維持區域安全繁榮的必要條件」,並新增「韓美雙方強烈反對以非法海事主張、填海島礁軍事化與脅迫活動等方式,片面改變印太地區現狀的企圖」,雖未明確提及中國,但指向性明確,再次引起中方不滿。
■相關新聞:
李在明4.6兆元打「造船牌」博川普歡心 放眼台海衝突成美艦後援
但在尹錫悅因戒嚴風波下台,新任總統李在明上台後,韓國政府轉向「實用外交」,以國家利益與出發點採取外交立場,在台海問題上更是認為韓國沒有必要介入中國與台灣之間的問題。
李在明競選總統時曾因相關言論引發「謝謝」風波,他當時表示「只要向中國說謝謝、向台灣說謝謝,跟其他國家好好相處就好。中國和台灣打不打仗,跟我們有什麼關係」,明確表達不願介入兩岸問題的立場,也因此被貼上親中標籤。對此,他解釋自己是根據實際情勢,基於國家利益做出靈活判斷。
川普與李在明會面在即,會中是否可能談及中國侵台問題也受到韓媒關注,但韓國政府高層官員向媒體表示,這屬於假設問題,所以不會在會中討論,也沒有包含在美方於事前實務會議中提出的議題中。(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