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台幣成亞洲最強貨幣 升值列車何時到終點?專家給答案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幣本周成為亞洲最強貨幣,暌違3年收盤再升至28字頭,匯率專家多認為台幣匯率朝升值方向邁進,未來升值會升到哪?升值幅度多大仍是未知!外匯交易員說,「目前看不出台幣有反轉貶值的徵兆」!全市場看台幣全只有一個升值方向,預測升到28元、27元都有可能,甚至有專家大膽預言台幣1年的目標價是25元兌1美元。

每日賣匯限定1000萬美元
然而央行顯然想藉喊話緩升台幣,外匯局局長蔡烱民昨天在記者會上表示,外資7~8月收到蠻大的台股股利,收到必須匯出,市場看美元看太空了,美元上半年貶太多,有人開始反思美元真有那麼弱?
為了防止外資炒匯,央行除定期專案金檢,要求分散賣匯、每日上限10支美元 (1支100萬美元)外,蔡烱民昨表示,下周將與外資保管銀行溝通配套,特別注意金額大的、買賣超金額不一致,「自我管理」不佳的外資,祭出「T+1」規範,今天買股票,明天匯入款項;今天賣股票,明天出帳匯出。
蔡烱民指出,原則上每天賣匯上限10支美元,1個月可賣200支,1年2000多支,相當於幾十億美元,除少數企業不夠可來溝通,其他都很夠用。除了特定需求較大的企業外,觀察一般企業支付薪水等需求是夠用的,他也強調「分散很重要」,比如1、2、3月可賣(匯),但有人不願意。

利多因素讓台幣獨強
台幣自2024年底以來已升值13.31%、亞洲居冠,本周收28.931元,單周累計升值2.49角或0.86%。台幣先前曾一度轉貶,交易員表示,是因為投信去買美債ETF,6月最後一天收貶則是央行佛心給出口商作帳,第二天又恢復原形。
台灣經濟表現不俗,外資回籠買台股,出口商不停拋匯,未來看不出台幣重貶的跡象。台幣升值的幅度與速度則看國際盤面,雖有些買家在美元低點進場,但仍不敵賣美元的力道。外匯專家李其展說,隨台美談判朝樂觀正面方向,外資看好台股,未來台幣升值壓力更大。
台幣近期獨強有幾個原因,首先是受惠於川普關稅暫緩實施,廠商拉貨急單潮,台灣出口強勁,其次相較於貿易競爭對手國日本、韓國與美國關稅談判較不順遂,日圓與韓元不急著升值。
再來美元續弱,出口商大賣美元。蔡烱民也說,近期台幣走強因為股市不錯、市場預期美國可能降息、台美對等關稅談判樂觀所致。

台幣升至24~25元?
市場預期台幣升值價位在1美元兌28~28.5元之間,也有外資大膽預測升值到27元。觀察台灣央行對於匯市的彈性相較以往大,容忍單日震盪幅度區間變大,央行放手讓台幣走勢更自由彈性,但應不會出現如4、5月的暴衝,單日升值逾1角為新常態。
台幣會強到什麼時候沒人知道?不確定時間多久?或是何時升值結束?短期趨勢如此,美元長期是否反彈,李其展則說,要看美國經濟未來表現,如果美國經濟反彈,美元走強,台幣升值壓力就可暫緩。
富邦金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認為,台美關稅談判預期朝正面順利的方向進行。美元仍面臨走跌壓力。台幣是匯率模範生,自2021年1月9日川普第一任任期結束至6月27日,日圓兌美元重貶28.02%,人民幣貶9.51%,新台幣只貶2.43%。
某位不具名學者則指出,亞洲國家開始以提高順差與外匯存底當成國家重要國策,是從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之後,現在國際情勢在美國逼迫下扭轉,若順差與匯率不能再當作國家的重要經濟政策,回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之前的台灣實質有效匯率,台幣應是25元兌1美元。

明年美元可望轉強
央行真會放手一搏,讓台幣升到24~25元?他認為,台灣央行在美國政府的要求下,恐怕也「不得不配合」;有些人估台幣升到28元,但自4月川普宣布關稅以來,以4、5月台幣的升值幅度與速度,升到28元根本不夠。今年1月2日收32.761元,7月4日收28.931元。
蔡烱民表示,6月央行調節力道比4、5月小很多,6月初與中旬匯市供需平穩,6月底美元走弱,美國數據較弱,市場預期Fed降息,另外對台美關稅談判樂觀,有一些不錯消息,也提振股市、外資匯入,造成台幣升值。
羅瑋則認為,今年下半年美元先走弱,明年初美元會轉為走升,川普也希望朝這方向發展,因為明年11月3日是期中選舉,選舉前半年股市上漲,對期中選舉會有很大幫助。

匯損不等於競爭力
企業避險已成必需,元大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匯損並不如大家想像的那麼可怕,150家上市企業中,僅12家受到匯率強烈衝擊營業利潤率,95%企業大多可以轉嫁給客戶。
某經濟學家表示,匯損與競爭力未必劃上等號,更何況在美國壓力下,所有亞幣都被會逼迫升值,不會只有台幣。匯損當然對壽險與中小企業一定有衝擊,保險局也給予暫行措施寬容財報計算,中小企業損失則不致於動搖國本。
他說:「台幣匯損會影響一般人嗎?其實不會,台幣升值,上班族不會因為這樣公司不發薪水,還是一樣照常上班。」
至於民眾的理財建議,匯銀人士認為,「不用急著買美元」,台幣還有得升。李其展則建議,有美元需求的民眾,可趁美元低點分批進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