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台灣央行報告:穩定幣設計面臨挑戰 破產倒閉衝擊信心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台灣央行18日在第3季央行理監事會發表穩定幣相關議題報告指出,穩定幣設計面臨的挑戰是難以同時兼顧價格穩定與資金使用效率,比如USDT、USDC足額資產儲備的穩定幣資金使用效率不高,TerraUSD這種算法穩定幣則難以維持穩定。

穩定幣成長至近3千億美元
最主要的關鍵挑戰是市場信任,2022年5月Terra破產,2023年3月對加密貨幣友善的矽谷銀行 (SVB) 倒閉遭FDIC接管,波及把部分美元準備資產存於SVB的Circle公司,使USDC與美元暫時脫鉤,USDC最低跌至0.85~0.87美元。
央行指出,穩定幣主要分為三類,以高品質、高流動性金融資產為擔保的穩定幣(如USDT、USDC)、以虛擬資產為擔保的穩定幣(如Dai)及演算法穩定幣(如TerraUSD)。隨虛擬資產為約達3.9兆美元,穩定幣市場規模也成長至2989億美元,其中USDT與USDC佔8成為大宗。

穩定幣威脅金融機構跨境收益
央行指出,穩定幣對全球支付體系最直接的影響是排擠SWIFT系統的美元交易量,挑戰金融機構與SWIFT收益。
目前全球銀行跨境支付清算,主要透過環球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進行,美元為最主要的交易幣別。與傳統跨境支付系統相比,穩定幣可排除往來銀行、代理行及清算系統等繁複流程,降低成本、提升跨境速度,增加時間彈性等便利。
傳統跨境交易流程耗時1~5工作日,每筆手續費0.2~50美元。而穩定幣幾乎都是即時結算,單筆手續費不到0.1美元。透過區塊鏈與穩定幣,可以簡化金流、即時清算、提升交易效率、節省中介機構手續費等,24 小時全年無休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