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重擊全球 各國領袖反應一次看(不斷更新)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以10%為基準向185個國家開徵關稅,其中約60個國家則面臨更高的對等關稅,最重課徵50%,稅率之高全球譁然,勢必影響各國對美出口和經濟,本文綜整主要國家領袖反應,包括中國大陸4月4日下午公布反擊措施,宣布對所有美國商品加徵相同的34%關稅。歐盟擬聯合反擊川普行徑,首波將對9273億元美國商品祭報復性關稅。

中國大陸:34%
中國大陸4日宣布對美國對等關稅的反制措施,4月10日起對所有美國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額外課徵34%關稅。
稍早,中國商務部3日對美國加課對等關稅的做法表示堅決反對,並預告將堅決採取反制措施維護自身權益。中國商務部表示,「貿易戰沒有贏家,保護主義沒有出路。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取消單邊關稅措施,與貿易夥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
根據川普2日公布的新措施,中國進口美國的商品將面臨新的34%關稅, 再加上川普執政初期施加的20%關稅,使得中國商品的總稅率將達到54%。
歐盟:20%
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川普對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加徵關稅,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將螺旋式上升,並引發保護主義進一步興起,全球數百萬民眾將面臨苦果。美國的作法混亂中似乎沒有秩序,所有貿易夥伴都受到打擊。
歐盟已敲定第一階段針對美國鋼鐵關稅的反制措施,如果談判失敗,接下來將有更多的反制措施保護歐盟企業及人民。
歐洲議會最大黨團「歐洲人民黨」(EPP)黨魁韋伯(Manfred Weber)則向美國發出批評,稱今天不是解放日,是怨恨日。川普關稅沒有保護自由貿易,而是出於害怕所做的攻擊,對大西洋兩岸造成傷害。歐洲將團結起來捍衛自身利益,對公平、堅定的談判抱持開放態度。
法國:歸類在歐盟20%
法國未被美國單獨點名課徵關稅,但其屬於歐盟關稅同盟一員,即法國出口美國商品面臨20%關稅。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4月3日呼籲暫停對美國的投資,直到釐清川普對歐洲及其他國家課徵的新關稅措施為止,馬克宏並稱這些關稅「殘酷且毫無根據」。
馬克宏在這場於總統府緊急召集的會議邀請多名受影響行業代表與會,法國總理白胡(Francois Bayrou)與多名部長也出席。
法國出口美國的商品,以航空業、葡萄酒與白蘭地業者、汽車、製藥與奢侈品產業受川普新關稅影響最深。首當其衝的是法國航空業,占法國對美出口總額的25%,為經濟受創最重的產業。
柬埔寨:49%
柬埔寨被課徵高達49%關稅。柬埔寨總理洪馬內(Hun Manet)隨後致信川普,表示願意將19項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下調至5%。《高棉時報》(Khmer Times)5日報導,在川普公布對柬埔寨課徵49%關稅後,洪馬內已寫信給川普,表示願意將19項美國進口商品的關稅下調至5%。
洪馬內4日晚間在個人臉書(Facebook)張貼寫給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信函。信中提到,柬埔寨提議儘早與美國政府協商,並希望美方能延後實施對等關稅。洪馬內也寫道,「柬埔寨現行最高稅率為35%。為了展現我們的誠意,並秉持強化雙邊貿易關係的精神,柬埔寨致力於促進美國產品的進口,立刻將19項美國產品從最高包括的35%約束關稅稅率,降至5%的實際執行稅率」。
泰國:36%
美國貿易代表署(Office of the U.S. Trade Representative)數據顯示,去年泰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總額達到450億美元(約1兆4808億元台幣)。
泰國總理貝東塔(Paetongtarn Shinawatra)立即對美釋出友好姿態,尋求對話。貝東塔表示,已準備好採取措施,減少對美貿易順差。
貝東塔發出聲明因應,包括美泰雙邊電子產業合作的重要性、擴大進口美國農產品、購買美飛機、原油與天然氣、鼓勵泰企業前往美重點州投資
越南:46%
越南因遭美國課徵高達46%的對等關稅,越共總書記蘇林於4日晚間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尋求解決方案。蘇林向川普提議,越南願意將自美國進口的商品關稅降至0%,並建議美國對自越南進口的商品也採取相同稅率。
雙方領導人均對兩國關係在各領域的良好發展表示肯定,並就進一步促進雙邊貿易往來進行討論。蘇林強調,越南將持續進口更多所需的美國商品,並鼓勵美國企業擴大在越南的投資,承諾將提供便利。
兩國領導人強調將致力於儘早簽署雙邊協議,以落實上述承諾。蘇林並誠摯邀請川普夫婦再次訪問越南,川普愉快地接受了邀請,並期待與蘇林會面。此次通話顯示,面對貿易壓力,越南積極尋求與美國展開對話,以期達成互惠的貿易安排。
印尼:32%
印尼外交部3日表示,川普對印尼課徵32%對等關稅將對印尼出口產生重大衝擊,政府將採取相關措施減緩對經濟造成的影響,如確保政府債券收益和印尼盾匯率穩定,並持續與美國政府保持各層次溝通,將派高級代表團赴美談判。
日本:24%
日本首相石破茂3日表示,日本對美投資金額最大,質疑美國對所有國家加徵關稅是否合理。日本必須考慮什麼對國家利益才是最好的,將列出所有選項找出最有效的回應。
加拿大:25%(汽車關稅)
加拿大未在川普2日新關稅措施的實施對象,但仍在3日起生效的汽車關稅範圍內。對此,總理卡尼(Mark Carney)3日表示,加拿大將對從美國進口汽車徵收相同的25%關稅。
而在前一天,卡尼也表示,美國因毒品芬太尼(fentanyl)問題向加拿大加徵的關稅及鋼鋁關稅都還在實施中,我們將推出反制措施保護加國工人,加國將成為七大工業國當中最強經濟體。
澳洲:10%
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表示,川普關稅沒有邏輯且違反美澳兩國合作基礎,這不是盟邦該有的行為,但又說他的國家不會以自身的關稅報復。
中間偏左的艾班尼斯將在5月3日面臨激烈的大選。他表示,澳洲沒有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應該面臨美國零關稅。美國今日決策將增加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並增加美國家庭的生活開支。
南韓:25%
南韓代理總統韓悳洙3日表示,全球關稅戰已成現實,政府必須全力以赴,克服當前的貿易危機。
英國:10%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3日一早即與企業領袖會商,強調政府將持續推進與美國簽署雙邊經貿協議、為英國爭取利益,同時不排除任何行動選項。
稍早,英國商貿大臣雷諾茲(Jonathan Reynolds)表示,英國仍致力於與美國達成經濟協議,這有助於「減緩」對輸美商品課徵10%關稅造成的衝擊。
新加坡:10%
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3日表示遺憾,但指出不會採取報復性關稅,「這樣做會推高進口商品成本,最終由企業與消費者買單」;新加坡將透過與美方多層次接觸,釐清對新加坡出口的誤解或疑慮,並尋求建設性方式解決問題。
印度:26%
印度官員表示,正密切觀察情況,並尋求可能的因應措施。
據報導,印度考慮降低寶石、珠寶、藥品、汽車零件等自美國進口產品關稅,估計價值達230億美元(約7617.5億元台幣),可說是印度多年來在關稅上最大的讓步。
■其他國家回應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建議,歐洲企業應暫停在美國的投資,直到「情況明朗」。
△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2日表示,不會以報復性手段來回應,而是提出振興經濟計畫來因應。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批評美國對歐洲聯盟商品課徵新關稅並敦促達成協議,警告貿易戰只會削弱西方實力。
△愛爾蘭總理馬丁(Micheal Martin)表示,愛爾蘭政府現在將與歐盟夥伴「一同思考」下一步行動,但「任何行動都應該適度,目標捍衛我們企業、勞工與公民的利益」。
△德國化學業呼籲歐盟在回應新的美國關稅時「保持冷靜」,並警告「升級的惡性循環只會加劇損害」。
△巴西國會2日通過「經濟互惠法」(Economic Reciprocity Law),允許行政部門對貿易壁壘做出回應。
△瑞士遭課31%關稅,瑞士總統凱勒蘇特(Karin Keller-Sutter)表示,政府將迅速決定下一步行動。
發稿時間:2025/04/07 09:44
更新:新增各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