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產業觀察〡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 但有3大挑戰需克服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08/02 10:00
李宜儒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東南亞地區憑藉其地緣優勢與政策利多,儼然成為全球電路板製造的戰略重鎮,其中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三國,2024年PCB產值合計86億美元,佔全球10.8%,顯示其擁有龐大的成長潛力,不過然東南亞PCB產業也同時業面臨製造能量不足、人才短缺與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諸多挑戰。

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圖為泰鼎泰國廠。(取自官網) zoomin
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圖為泰鼎泰國廠。(取自官網)

台系及中系PCB廠大舉投資 泰國PCB新聚落成形

泰國得益於本地電子產業鏈基礎成熟與外資持續投資,特別是在硬板製造領域逐步建立中高階產能,因此在東南亞PCB產業中脫穎而出,不過目前泰國仍為PCB淨進口國,且貿易逆差持續擴大,反映本地產能尚未完全滿足電子產業快速成長的需求,預期泰國在台灣與中國PCB大廠投資陸續到位下,其在東南亞區域供應鏈中協作功能將日益凸顯。

觀察目前泰國PCB廠商概況,包括台資與中資廠商普遍以風險分散與中高階產品產能升級為主軸,應用涵蓋伺服器、車用電子與通訊設備等領域;日系業者則聚焦於高階車用電子市場,強化技術深度與品質優勢。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預估,隨著新建產線陸續開出,2025年泰國PCB產值將達39億美元,年增率11.4%,占全球市場比重4.6%。後續仍須關注泰國在國際貿易賽局中,對外商投資政策的對策調整之影響。

電子組裝強勁成長 越南PCB製造能量仍待補強

越南近年快速躍升為全球電子代工(EMS)重鎮,吸引包括三星在內的國際大廠深度布局,建立起龐大的組裝製造產業聚落。然而,上游PCB供應能力明顯不足,也讓越南成為對PCB進口依賴度最高的國家。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資料顯示,中國及韓國為越南PCB進出口的主要貿易對象,其中韓資企業影響力尤為顯著。以三星電子為核心的韓系供應鏈早已深植越南,例如其關鍵子公司SEMCO便於當地設立ABF載板生產基地,並於2024年正式量產。

此外,台資、中資與日資企業亦陸續進駐,代表廠商包括MEIKO、健鼎、志超、建滔與勝宏,布局產品聚焦於載板、伺服器等中高階應用。預估至2025年,越南PCB產值將達34億美元,年增率9.7%,占全球市場約4%。

然而,越南產業發展仍受限於基礎設施瓶頸,特別是電力供應不足與限電風險。為強化能源穩定性,政府已於2025年啟動「PDP8國家電力發展計畫」,計畫大幅提升再生能源比例,並規劃將核能納入長期供應架構,以支撐未來電子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

臻鼎泰國廠在2024年8月封頂。臻鼎提供 zoomin
臻鼎泰國廠在2024年8月封頂。臻鼎提供

強化半導體優勢 馬來西亞布局高階載板製造樞紐

相較於泰國與越南,馬來西亞長期以來為東南亞半導體產業的關鍵基地,擁有完整的IC封裝測試能力與成熟的製造設備體系。出口市場除中國大陸外,亦穩定向新加坡與泰國供貨,展現其區域供應協作能力。這樣的基礎,使馬來西亞具備承接高階PCB應用、特別是載板製造的戰略潛力。

儘管目前仍為PCB淨進口國,自製能量尚不足以支應本地龐大的電子產業需求,但馬來西亞政府已積極部署產業升級,自2025年起啟動新一輪半導體投資激勵措施,吸引更多先進製造技術與資本落地,如奧地利大廠AT&S等外資企業已在當地大舉投資,建構先進載板產能,應用涵蓋AI伺服器、通訊設備等高技術領域。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ISTI)預估,2025年馬來西亞PCB產值可望達到22億美元,年增率10.0%,占全球市場2.6%。

華通泰國廠。華通提供 zoomin
華通泰國廠。華通提供

因應美對等關稅衝擊 東南亞三國啟動多元應對布局

自美國總統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政策以來,對出口結構高度依賴美國市場的經濟體帶來實質壓力。目前,越南已率先完成對美的關稅談判,以調降天然氣、汽車與乙醇等商品稅率來回應,故新公告稅率為20%,但針對第三地轉運商品,仍加徵高達40%懲罰性關稅。

另外,泰國與馬來西亞也分別面臨36%與25%的潛在稅率,惟稅率調升延至8月1日起生效,尚有機會與美方爭取談判空間。對三國主要出口產業,如電子、汽車零組件與太陽能板等形成嚴重衝擊,尤以泰國受影響程度最為顯著。

降低對美依賴風險並維持出口競爭力

泰國正擬定「十年貿易重塑計畫」,調整貿易結構、降低農產品關稅、強化原產地證明與能源合作,並減少非關稅障礙,爭取與美國建立更具彈性的貿易體制。

越南除完成關稅減讓外,亦批准SpaceX進入市場,擴大高科技產業開放,並推動出口市場多元化,積極擴大與RCEP、CPTPP等區域經濟合作架構,提升全球競爭力。

馬來西亞則成立「美國關稅應對工作小組」,針對關稅問題整合產業意見並制定策略,鼓勵企業開拓中東與伊斯蘭市場,降低對單一市場依賴;同時透過基準利率調息一碼,穩定出口製造業營運資金。

面對美國對等關稅政策所帶來的挑戰,東南亞三國正積極透過制度調整、財稅激勵、產業升級與出口市場多元化,來分散對美市場依賴,並提升自身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

人才瓶頸是東南亞產業升級的隱形障礙

隨著東南亞成為全球製造擴產的重要據點,基層與技術人力供給日益吃緊,不僅為新產線的穩定運作帶來風險,也影響產能釋出與良率提升,進而拖慢整體產業擴張的步伐。

為化解人力瓶頸,各國政府與企業積極推動產學合作、實施幹部輪調訓練計畫,並加強本地人才培育及留才策略,以因應未來產業持續成長的需求。

為此,台灣電路板協會除了成立泰國聯誼會之外,並攜手多所泰國高校開展產學合作,並將於今年8月22日於曼谷舉辦泰國PCB學院成立儀式,以系統化方式培育專業人才,為當地PCB產業升級與永續發展提供堅實後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PCB # 東南亞 # 泰國 # 越南 # 馬來西亞 # 載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