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瘟疫調出爐!案例場病毒來源排除人車豬 推論未落實蒸煮廚餘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10/21爆出台灣首例非洲豬瘟,今(11/3)中央公布疫調報告,人、豬、車等皆排除攜帶病毒可能性,未落實蒸煮之廚餘為案例場最可能感染源,因經查後發現梧棲清潔隊還有分給另一千頭養豬場廚餘,另外,案例場豬隻大量死亡後也將廚餘分給該養豬場,但檢測為陰性,對比之下,兩個養豬場的差異在於,一個有按時陳報蒸煮,案例場卻未落實,且調查發現,案例場僅在4月叫了2桶瓦斯,且國軍進去清消時還在,也沒有發現木材等使用痕跡。
農業部今舉行「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記者會」公布疫調報告,由行政院政委陳時中、農業部長陳駿季共同主持,陳時中表示,一開始疫調有些些混亂,中央疫調小組10/29進駐,經過2天半不眠不休調查及這幾天與專家學者討論,今報告相關結果。
農業部次長杜文珍說明,疫調小組責任在釐清來源、去向,工作時間只有2天半,要整理的資料很多,有些資料拿不到,真實性也經專家小組審視,調查有3結論,一、到目前為止之資訊,僅發生在台中的案例場,為單一案例;二、依據流行病學分析,排除人、車、外來豬源等傳染源引入,推論病毒可能來自未落實蒸煮之廚餘,為單一來源;三、自10/22起針對台中關聯場及全國養豬場、化 製場、肉品市場、屠宰場等查訪及檢驗,並案例及環境陽性結果(環境陽性僅限案例場),無擴散跡象。
第一階段疫調相關聯場,化製車部分,相關化製廠1場、關聯養豬場33場;活豬運輸車部分,關聯養豬場7場、屠宰場/肉品市場5場採檢全陰性。
杜文珍強調,病毒可能的來源有3大項「人、豬、廚餘」,調查顯示,人員部分,案例場2人員(豬場父子)皆無出國史,案例場特約獸醫部分,紀姓特約獸醫師無入場,多次致電王姓人員皆未回覆,畜主表示王姓人員未進場 ;台中市動保處2位公務獸醫師於10/14後才入場進行疾病鑑定。人員帶入的可能性排除,但祁獸醫師未接受訪談,但排除相關人員攜帶病毒可能性。
豬隻部分,案例場豬隻來源自A、B兩場,9/30從A場購入70頭仔豬、9/30從B場購入66頭仔豬,該兩場已進行豬隻血液採樣,結果呈陰性,排除豬隻來源攜帶病毒可能性。
廚餘部分,案例場廚餘來自梧棲清潔隊,清潔隊廚餘來自梧棲區的民生廚餘(不含梧棲漁港),原先了解案例場是梧棲清潔隊所有廚餘的唯一使用者,但經過調查,梧棲清潔隊還另外供給C養豬場,該場為可使用廚餘養豬的合法豬場,飼養超過1千多頭,檢測C關聯場為陰性。
目前全台灣僅案例場是陽性,除了從梧棲清潔隊載運廚餘,周邊的鄰居也會將廚餘放在案場家門口、案場主就收進廚餘,自家沒有吃完的東西也當作廚餘一起餵豬,所以總共有3種來源,由於案例場死掉的豬多,吃不完的廚餘有分給C養豬場,C養豬場飼養規模大、檢測為陰性,沒有問題,顯示廚餘源頭及分讓管理出現問題,另外,案例場廚餘載運車經檢測出陽性 ,所以廚餘是風險最高的可能感染源。
就案場豬隻死亡率,以廚餘餵飼的肉豬死亡率39.3%(242隻死亡95隻),非廚餘飼養的仔豬+種公母豬死亡率2.5%(80隻死亡2隻),吃廚餘肉豬死亡率為吃飼料的15.7倍,也是推論廚餘為病毒可能來源。
另外,廚餘落實蒸煮比較 ,案例場及C養豬場的廚餘都來自梧棲清潔隊,皆使用有風險廚餘,處理過程不同,結果不同,案例場未落實蒸煮流程,病毒仍有活性進而導致透過食用未落實蒸煮之廚餘感染豬隻;C養豬場按時陳報蒸煮,經過多次採樣結果均陰性 ,因此,未落實蒸煮之廚餘為案例場最可能感染源。
杜文珍說,廚餘蒸煮部分,案例場在7月通報上傳一次,8月就沒有再上傳,疫調團到現場發現,由於蒸煮需要燃料,但案例場最後一次買瓦斯是4月買2桶20公斤,用到國軍進去清理,那兩桶瓦斯都還在,去年也只買了3桶,表示蒸煮使用燃料的比例跟實際有無蒸煮會被很大疑惑。
但外界可能認為,不見得要用瓦斯,也可以燒些木材,其實也是國軍進入幫忙清消看到,沒有很多木材燃料,也沒有使用木材後留下的煙燻跡象,這場蒸煮過程有無落實打問號,所以未落實蒸煮變成最可能的感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