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集團縱橫亞洲各地到英國倫敦 哈佛學者批:國際社會幾近共謀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柬埔寨跨國企業「太子集團」(Prince Group)及其創辦人陳志,日前遭美國司法機構起訴涉及電信詐欺及洗罪等罪嫌,並遭美英同步制裁,其資金版圖分布台灣、中國及新加坡等地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美國財經媒體彭博周一(11/3)指出,詐團首腦陳志縱橫柬埔寨到倫敦各地,僅在3年前還特別獲委任為東協峰會打造致贈各國領袖的國禮,如今集團帝國版圖迅速瓦解,有學者就對太子集團能蓬勃發展的原因提出見解。
彭博11月3日報導,3年前、時任柬埔寨首相的洪森在金邊舉行的東協峰會上,向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內的多國與會領袖,贈送當地打造的豪華腕表。每枚蓮花陀飛輪腕錶都鑲嵌25顆寶石,錶殼零件上錒刻有柬埔寨「太子集團」的皇冠形標誌。
報導指,拜登接受腕錶後,依規定把它連同其他總價值1790美元(約5萬5194元台幣)的物品,一起移交給美國國家檔案館。
這些禮品是由太子集團旗下製錶學校設計和組裝,展現出這家企業及其華裔董事長陳志如何躋身全球影響力之巔。這位37歲的年輕人精心打造合法且富有慈善精神的形象,並與重要人物和組織建立聯繫。他累積了大量資產,購置從倫敦的辦公大樓到新加坡和台灣的豪華公寓,並掌控著橫跨帛琉海灘到香港金融中心的商業帝國。
不過隨著美國和英國當局在10月中旬指控陳志及其網絡運營跨國犯罪集團,利用強迫勞動建立詐騙中心,並在全球洗錢數十億美元,陳志的帝國版圖正在迅速瓦解。美國財政部對太子集團旗下的146個實體和個人實施制裁,陳志也包括在內。美國司法當局對陳志提起訴訟並查獲價值150億美元(約4626億元台幣)的比特幣,這些披露都揭示其與同夥十多年來幾乎不受任何約束的運作方式。
據了解,陳志曾受到新加坡和柬埔寨當地媒體讚揚其商業成就。即使在去年有關該集團涉嫌與有組織犯罪有關的報導開始出現後,多家公司仍然繼續跟陳志及太子集團合作。
對此,哈佛大學亞洲中心研究跨國犯罪的訪問學者西姆斯(Jacob Sims)表示:「太子集團之所以能夠如此蓬勃發展,幾乎可以肯定是得益於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開放性和資本自由流動。」他直言,國際社會的態度回應消極,「幾乎接近、甚至可以說是淪為共謀了」。
西姆斯在談到與太子集團合作的企業時表示:「從盡職調查的角度來看,沒有理由不將太子集團納入觀察名單。」他並指出,這確實暴露了一個現實:世界各地的公司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政府來降低風險。
陳志仍在逃,太子集團則發表聲明否認洗錢和其他非法活動的指控。
截至目前,台灣警政署與中國北京市公安局都已展開行動;台北地檢署10月15日已分案指揮警方偵辦,專案小組並監控3名也遭美方制裁的台籍女子。據了解,專案小組已經收到美方提供有關詐團在台活動的相關情資,對於釐清非法金流有相當助益,近日將有具體偵辦進度。
■相關新聞:
收到了!美提供太子集團在台洗錢情資 檢警將出手重擊
新加坡警方則直到10月31才宣布展開執法行動,查扣超過1.5億新加坡元(約35.5億元台幣)資產,並凍結一艘遊艇、11輛汽車及多瓶烈酒等物品。
然而就在美國上月指控的當天,陳志的家族辦公室還在新加坡招募私人助理,工作內容包括採購食品雜貨、接送孩子上下學等,月薪高達5500新元(約13萬元台幣)。知情人士透露,陳志已婚,育有3個孩子,都住在新加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