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聯大估Q3營收最高季增5.8%!旺季成長不如Q2 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不明朗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IC通路商大聯大(3702)今舉行線上法說,大聯大第2季營收2504.52億元,創歷史次高,稅後淨利21.86億元,年增34%,每股純益1.05元,上半年每股純益2.1元。第3季營收預估2450至2650億元,約季減2.1%至季增5.8%,每股純益1.48~1.8元。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針對新台幣匯率波動造成短期匯損強調,透過避險及財務成本控管,影響可控。另下半年訂單能見度還不明朗、第3季還是會是旺季但成長不如第2季。

大聯大估Q3營收季減2.1%至季增5.8%
大聯大第2季合併營收為2504.52億元,季增0.6%、年增20.4%,為歷史次高,稅後淨利21.86億元,季增15.1%、年增34%,每股純益1.05元。大聯大上半年合併營收為4992.86億元,年增28.1%,稅後淨利40.84億元,年增14.1%,每股純益2.18元。
展望第3季,大聯大以新台幣29.5元兌1美元為匯率假設基礎,大聯大預估營收將介於2450億至2650億元之間,約季減2.1%至季增5.8%,預估毛利率介於3.7%至3.9%、稅後淨利為24.86億至30.22億元、每股純益為1.48元至1.8元。
Q2匯損8900萬、影響為短期且可控
針對匯率與財務成本管理問題上,大聯大財務長袁興文說明,因新台幣急速增值,導致的第2季單季新台幣8900萬匯兌損失,但強調因半導體零組件多以美元結算,具備幣別對沖功能,此影響為短期且可控。上半年綜合避險操作仍有1.75億元的力度。同時,透過控制財務成本(佔營業額比重從1%左右降至0.9%以下),有效降低了每一塊錢營收所負擔的財務支出。
中國大陸市場佔比下滑至7成
在市場佈局與客戶結構變化方面,大聯大副總林春杰表示,交貨地區從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比重由以往高峰超過8成,逐季下降至70%(去年同期為73-75%),而台灣、東南亞與北美市場(主要為美國)則持續成長,合計已達到20%,為大聯大首次達成此數字,預計未來可能進一步上升。
客戶結構方面,台商佔34%、中商/陸商佔53%、跨國公司佔13%。中端應用方面,電腦相關應用持續增長至46%(去年低於40%),手機相關應用為19%,消費性電子增長至9%,工控與汽車相關各佔6%。產品類別方面,核心零件穩定維持40%以上,儲存零件從低於20%增長至25%以上,被動元件成長至7%,其他包括類比(8%)及離散元件(8%)等。
此外,大聯大於4月底完成對華經資訊47.67%股份的取得,並於6月底正式進入華經董事會,開始參與其營運,以期發揮更多策略效益共同成長。
關稅增加部分將由原廠與客戶議價
至於半導體課稅與供應鏈議價策略上,林春杰說,半導體課稅議題主要影響客戶與原廠,通路商則提供服務,並將依客戶與原廠達成共識後進行服務,各地理區域成長差異及客戶提前備貨現象,皆與地緣政治及關稅相關。他強調通路商主要依據上游原廠的價格制定策略,關稅增加部分將由原廠與客戶議價,大聯大作為通路商,將協助客戶應對關稅政策,提供市場所需方案。
筆記型電腦(NB)出貨量成長不到1%,但AI筆電年成長率達100%
林春杰引用國際研究報告數據,指2025年全球半導體需求年成長率上調至15.1%(原13.8%),2026年上調至15.1%(原11.2%),2024-2029年複合成長率上調至9.7%(原7.1%)。非記憶體部分,2025年需求年成長率上調至16.2%(原11.2%),2026年上調至12.1%(原8.6%)。
市場普遍看好AI相關應用,包括雲端伺服器、資料中心、邊緣PC、手機、自駕車及機器人等,預計相關供應鏈需求將持續至2026年。智慧型手機方面,2025年出貨量成長不到3%,但AI手機因基數低,年成長率達114.8%,滲透率預計從2024年的18%提升至2025年的37%及2026年的47%。
筆記型電腦(NB)出貨量成長不到1%,但AI筆電年成長率達100%,滲透率預計從今年約44.9%提升至明年78%。AI伺服器年成長率約26.3%,預計2026年放緩至16%。
GPU/加速卡出貨量預計2025年近1100萬顆,年成長率23.3%。ASIC滲透率持續提升,預計2025年達44.2%,2026年達48.3%,並預期至2028年ASIC與傳統GPU將各佔一半。此外,討論DDR4即將停產,DDR5為趨勢,DDR4因備貨需求導致短期價格上漲及缺貨,預計明年第1季改善。
訂單能見度不明朗但Q3還是會是旺季
法人追問訂單能見度問題,林春杰分析,客戶基本上手上是有訂單,但是因為關稅的不確定性,他們會有一些緊急的需求,所以會有一些急單的效應。這個部分在第2季的時候就已經有發生,在第3季因為現在的關稅,尤其美國跟中國之間又往後延了90天,還有232調查內容還沒有發佈,發佈之後對IC產業的影響會有多大?還是一些未知。
客戶也會有他的因應之道,所以在能見度上來講,事實上目前不是很明朗很清楚,但是可以確定的是第3季當然還是旺季,但是就沒有往年的那麼旺,因為第2季本來該淡,結果它沒有淡,第2季反而因為很強,所以第3季會強, 但是幅度沒有第2季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