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狂灌水也會出事!十大喝水傷腎排行 以為餓了其實是渴了

生活
2025/09/16 00:01
雙齊綝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水喝太少或太多都會傷腎!營養師高敏敏列出10大錯誤喝水習慣,其中過量喝水占了4個,建議每人一天喝水量為體重的3%~4%,採平均分次、每天白天至少8次飲水。台南市立醫院醫營養師張秀如表示,缺水時,脂肪代謝率會降低,喝水有助減重,不少人將口渴誤為飢餓,攝取不必要的飲食致體重增加。

狂灌水也會出事!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zoomin
狂灌水也會出事!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高敏敏表示,補水是每天的基本保養 不只影響腎臟健康 還關係到身體循環代謝,掌握選對水質、分次飲用至所需水量等2大重點,才是真的保護身體的方式。

中央社報導,台南市立醫院營養師張秀如今年3月指出,有些人常將口渴誤以為飢餓,導致不必要飲食攝取,因此,定期補充水分可有效降低熱量攝取,幫助腸胃蠕動,減少腹脹問題。

另外,有些人不習慣喝白開水,以無糖茶飲取代,張秀如提醒,無糖茶雖能補充水分,但因含有咖啡因與茶鹼,具有輕微利尿作用,若大量飲用,可能影響體內水分平衡。

狂灌水也會出事!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zoomin
狂灌水也會出事!取自免費圖庫Pexels

以下為高敏敏整理常見錯誤與正確做法

1️⃣ 每天喝水 <1000c.c 卻不自覺

腎臟長期缺水 易造成精神不佳、感冒、代謝緩慢、三高、痛風或經常有重複性的泌尿道感染與結石。
✅ 正確做法:真實紀錄一整天喝水量,是否達到體重的 3%~4%;隨身攜帶白開水,分次平均補充,每天白天至少 8 次飲水。

2️⃣ 過量喝水以為很健康

電解質被稀釋易致低鈉血、低血鉀,腎臟過勞長期恐引發腎絲球硬化。
✅ 正確做法:每日補水量=體重的 3%~4%,最多不超過 4%。

3️⃣ 身體必須限水卻大量喝水

心衰竭、肺水腫、肝硬化、腎衰竭或洗腎者,大量喝水恐急性肺水腫。
✅ 正確做法:補水量=前一天尿量+(500~700ml)。

4️⃣ 偏好特殊礦物質瓶裝水

富含過多電解質的瓶裝水恐增加腎臟負擔。
✅ 正確做法:以過濾+煮沸自來水為主要飲水來源。

5️⃣ 起床第一杯水太晚喝

睡眠中失水,若無即時補水,增加中風與心梗風險。
✅ 正確做法:半夜少量補水,早起前先坐床上喝 250ml 溫開水。

十大喝水傷腎排行。取自FB@高敏敏 營養師 zoomin
十大喝水傷腎排行。取自FB@高敏敏 營養師

6️⃣ 怕跑廁所 刻意少喝

糖尿病、攝護腺肥大或頻尿者若少喝水,恐加速病情惡化。
✅ 正確做法:治療頻尿問題,並維持規律足量飲水。

7️⃣ 覺得冷 就不想喝水

冷天不喝水,血液黏稠,增加腎臟負擔與中風風險。
✅ 正確做法:低溫環境下,每 2 小時主動補水一次。

8️⃣ 睡前喝很多水

睡前大量飲水影響睡眠,引發夜間頻尿與腎臟負擔。
✅ 正確做法:晚餐後飲水控制在當日總量的 20% 內,睡前三小時不超過 150ml。

9️⃣ 喝飲料代替水

長期以含糖飲料取代水,增加腎臟負擔與代謝症候群風險。
✅ 正確做法:以白開水為主,飲料不超過每日液體攝取 10%,優先選無糖茶類。

🔟 運動後狂灌水

僅補水不補電解質,恐導致低鈉、頭痛、甚至腦水腫。
✅ 正確做法:運動後同時補電解質,可選低糖運動飲料或少鹽開水。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喝水 # 高敏敏 # 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