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馬太鞍溪堰塞湖!明年4月疏濬600萬立方米砂石 3方案同步挺進崩塌處

出版時間:2025/10/19 12:10
生活
問問 文章
馬太鞍堰塞湖監測增添利器,日本投入式水位計投放啟用。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zoomin
馬太鞍堰塞湖監測增添利器,日本投入式水位計投放啟用。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9/23下午2時50分溢流潰壩,大量淤泥重創花蓮光復鄉,中央前進協調所今(10/19)表示,每日疏濬3萬立方公尺砂石量,累計55萬立方公尺,預估明年4月到500至600萬立方公尺的量,另外,林保署評估林道開闢施工便道進入崩塌範圍,有三個選擇方案,會同步並進,今天也在上游投了與日方合作的水位計,每10分鐘就會有水位變化的嚴密監測。

10/19「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中央前進協調所」記者會,副總協調官李孟諺顧問說明,馬太鞍山區還有大量土石淤積,初步評估河道內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石,邊坡由於坍塌範圍非常大,面積有500公頃,也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石,未來確實有風險,如大的豪雨還會有大量泥沙下來,若有大的地震,則會有新的崩塌形成,可能形成新的堰塞湖。

李孟諺強調,專家認為,即便有新的崩塌、新的堰塞湖形成,規模都不會像之前一樣,累計到9000多萬公噸的規模,會遠比這個小,但還是要戒慎恐懼、嚴肅面對,現在的做法就是今天在上游投了與日方合作的水位計,每10分鐘就會有水位變化的嚴密監測,邊坡部分,林保署也在做監測跟分析。

李孟諺說,最重要還是在聚落,民眾密集居住的防災,水利署堤防加固,必要時加高、河道疏濬,還有開口堤的封堤,每天的河道疏濬,已選定153公頃的國有地暫置砂石,每天以3萬立方公尺的砂石量在疏濬,現在累計55萬立方公尺,預估明年4月到500至600萬立方公尺的量,河道暢通時,萬一上游還有土石泥流下來,整個風險可降低,另外,中油山坡地到河川交界,研擬增加攔砂壩、囚砂區等方式。

對於壩體處置,李孟諺表示,除了監測水位以外,現在也請林保署評估,從林道開闢施工便道進入崩塌範圍,有三個選擇方案,一、從河道開便道上去,要15公里,風險就是汛期就被沖毀,二跟三為兩側林道開闢,一個12公里、一個2點多公里,但都非常陡峭,為了讓機具進入處理減災作業,這三個方案會同步並進。

馬太鞍堰塞湖監測增添利器,日本投入式水位計投放啟用。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zoomin
馬太鞍堰塞湖監測增添利器,日本投入式水位計投放啟用。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上週委託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安裝在馬太鞍堰塞湖的「側岸式水位計」,持續回傳水位數據,發揮監測功效,但由於該型水位計受纜線長度限制,容易因水位下降至纜線偵測探頭以下即無法量測水位;也可能在颱風豪雨期間造成邊坡水土流失時,即無法量測水位。

日方所提供的「投入式水位計」,高1公尺、重量67公斤,內建壓力式感測器與通訊模組,是專為山區土砂壩與天然湖泊水位監測而設計,具備抗腐蝕、防震與耐強流等特性,可在極端環境下穩定運作,完成任務也可回收使用。

由於馬太鞍溪堰塞湖位居深山,無道路可達,今早透過空勤總隊直升機搭載並成功安裝後,已順利透過衛星即時回傳水位資料。此項裝置可提升水位監測效率,有助於堰塞湖預警與防災決策。

10/17空拍堰塞湖。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zoomin
10/17空拍堰塞湖。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提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馬太鞍 # 堰塞湖 # 林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