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傳有意收購美國頁岩氣資產 分析:有助獲得與川普談判籌碼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根據路透社周五(7/11)披露,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CPC Corp)正初步洽談收購美國頁岩天然氣田的生產資產事宜,以確保台灣經濟發展所需的天然氣供應。分析也指,面對川普政府把關稅政策與擴大進口美國能源兩件事互相掛鉤,台灣也將因此獲得政治籌碼。

路透社7月11日報導,根據3名知情人士透露,中油集團近幾個月來一直在探索收購由上市公司和私募股權支持之天然氣生產商持有的資產,這些資產所在的頁岩區,跟現有或即將啟用的液化天然氣(LNG)工廠有著緊密相連,例如德州東部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頁岩天然氣田。
所謂頁岩氣(shale gas),就是蘊藏於頁岩層中的天然氣。
此外,台灣中油也考慮收購較成熟的天然氣田資產,例如阿帕拉契盆地(Appalachian Basin)的馬塞勒斯(Marcellus)頁岩;近年來,由於技術進步,營運商得以用更低的鑽探成本開採更多碳氫化合物,因此獲得更多買家關注。
美最大及第3大天然氣產區
根據美國能源資訊署(EIA)的最新數據,海恩斯維爾的天然氣日產量約154億立方英尺(bcfd),是美國第3大天然氣產區,在外國買家和投資公司眼中是頗具吸引力的選擇。
阿帕拉契盆地則是美國最大的天然氣產區,日產量為364億立方英尺。
台灣中油沒有回覆路透社的置評要求。消息人士表示,目前任何交易都尚未最終敲定,中油集團仍有可能在其他地方收購資產。
亞洲公司加大對美國天然氣資產的持有
路透社指出,有越來越多亞洲公司收購美國天然氣資產,台灣中油若能達成這些協議,將可在美國透過建造更多液化天然氣工廠以擴大出口能力之際,取得對這項能源商品的直接參與和掌控權。
同時,在川普政府把增加美國能源進口與關稅政策掛鉤的情況下,台灣也將因此獲得與川普政府的政治籌碼。
台灣2024年液化天然氣進口量創紀錄
根據船舶追蹤機構Kpler的數據,台灣的液化天然氣進口量過去15年來穩定增加,2024年達到創紀錄的2178萬公噸。
台灣中油等一些亞洲企業早已收購美國多家液化天然氣工廠的股份。擁有天然氣製造資產,是確保這些工廠供應天然氣的一種方法。台灣中油今年3月已與美國阿拉斯加天然氣管線開發公司(Alaska Gaslin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簽署協議,同意購買液化天然氣,並投資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計畫。這項計畫將透過管道,把阿拉斯加北部偏遠地區的天然氣,往南輸送,最終以液化天然氣形式運到台灣、日本和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