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外媒:台灣關稅談判用盡4籌碼 半導體在內對美出口產品恐淪目標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7/10 13:12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周三(7/9)公布第二波對等關稅名單,迄今已揭曉的國家之中未見台灣。外媒指出,台灣各界越來越擔憂恐怕面臨至少25%關稅,觀察人士更指出,台灣可能已經用盡手中的4大籌碼。而美國啟動的《232條款》調查,涵蓋台灣出口至美國的8成產品,這也可能成為美國談判手段之一。

台灣尚未收到川普關稅通知函。圖為2023年4月4日,時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下榻洛杉磯時,一間旅館外懸掛著美國和中華民國國旗。美聯社 zoomin
台灣尚未收到川普關稅通知函。圖為2023年4月4日,時任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下榻洛杉磯時,一間旅館外懸掛著美國和中華民國國旗。美聯社

美國對等關稅原定暫緩期於7月9日正式屆滿,川普宣布延長至8月1日再開徵,並自7日起陸續寄發關稅通知函給各貿易夥伴,然而迄今宣布的22國名單卻遲遲未見台灣。根據《南華早報》8日報導, 政府官員把此舉視為台美貿易談判仍在進行中的跡象。但批評人士警告稱,這可能意味著台灣在下一輪面臨可能更嚴厲的關稅。

川普4月初公布的對等關稅清單中,台灣將被徵收32%關稅,在90天暫緩期則為全球為基準的10%稅率,如今遲遲未公布談判後的新關稅,引發台灣各界緊張不安,擔心可能會被徵收25%或更高的關稅,遠高於當局預期的10%。

報導指出,觀察人士表示,台灣可能已經用盡了手中的談判籌碼,包括承諾在美國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半導體的投資,同意預購美國液化天然氣,把國防開支增至GDP的3%,以及增加軍購。

半導體上櫃企業、家登精密( Gudeng Precision)董事長邱銘乾說:「如果經過這一切,台灣得到的關稅仍然高於日本的25%,那我們就被當成僕人對待了。」家登精密是全球領先晶片大廠台積電(TSMC)的主要供應商。

日本和南韓都是美國的條約盟友,其領土都有美軍駐紮,根據川普7日公布,這兩個國家分別被徵收25%關稅;其中日本還比4月初宣布的24%高了一個百分點。

分析人士還指出,美國可能以國家安全為由依據《232條款》徵收關稅,此風險日益升高,台灣智庫「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Max Lo)稱, 台灣半導體和伺服器在內出口至美國的8成產品,都涵蓋在232關稅的課徵範圍,「這可能會開啟另一條壓力戰線」。

隨著下一輪關稅將於8月1日生效,羅慶生說:「目前看來,任何低於20%的關稅都被認為是樂觀的結果。」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川普 # 關稅 # 半導體 # 232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