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9人探勘隊深入堰塞湖!評估建陸路運送重機具 解除長期危機
出版時間:2025/10/04 17:50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維持紅色警戒,為了有效降低長期風險,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派出9人探勘隊在9月30日出發,為期11天的任務重點在勘查沿線路況,評估是否能建立一條陸路通道抵達堰塞湖,未來才能將重機具運送至現場,進行更根本、更安全的工程措施,目前無法施作就是因為直升機運能有限。
林保署今日下午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工作會報說明,馬太鞍溪堰塞湖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湖水量體無大變化,且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考量下流和到土砂淤積嚴重,仍需積極清疏、導流和防堵,因此仍維持紅色警戒。
目前堰塞湖區的水位高程為1020.4公尺,面積為12.6公頃無明顯變化,蓄水量減少為590萬噸,原來量體的6.4%。壩頂溢流破壞後水位高程已下降118.6公尺,近5日蓄水量維持穩定變化幅度極小。
為了降低堰塞湖長期風險,林保署請中華民國山難協會東部特種搜救委員會協助組成9人探勘隊,9月30日出發,花蓮分署分署長黃群策表示,探勘隊10月4日中午已抵達湖區,初步探勘完已經回到營地,待11天任務結束返回後才能獲得路線狀況的完整評估資料。
黃群策表示,此次任務不只看湖區,更重要是勘查沿線路況,評估是否能建立一條陸路通道抵達堰塞湖,擺脫目前完全依賴直升機的狀況,因為直升機的運量非常有限,建立陸路通道後,未來就能將重型工程機具(如怪手)運送至現場進行更根本、更安全的工程措施,如興建溢流道或溢洪口道,目前無法施作就是因為重機具難以運達。
水利署呼籲未來仍須嚴防極端降雨或上游土石滑落導致二次堰塞湖形成。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副署長張岱今日表示,有關再度形成堰塞湖的實際判斷,需搜集更多現場資訊,現在從空拍機或航照影像來看,判斷現在壩體的穩定度還不夠,要搜集更多資料由專家判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