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馬太鞍堰塞湖蓄水量大減!僅餘溢流前1.7% 解除紅色警戒差1指標

出版時間:2025/10/12 10:48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陳力維 文章
日前探勘隊深入馬太煙堰塞湖,隊員田宇綸指著堰塞湖右側說:「那邊就是溢流口,溢流口在那個地方,水慢慢地溢流下去」。取自Threads@田宇倫 zoomin
日前探勘隊深入馬太煙堰塞湖,隊員田宇綸指著堰塞湖右側說:「那邊就是溢流口,溢流口在那個地方,水慢慢地溢流下去」。取自Threads@田宇倫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今(12)日報告花蓮堰塞湖的最新狀況,經專家透過水位探測器及無人機巡查全面監測,發現堰塞湖蓄水儲存量僅剩約155萬噸,約為原來的1.7%,大幅降低了風險。季連成強調,即使這些水量全部下洩,也不足以影響光復鄉、萬榮鄉及鳳林鎮的安全,且現有的堤防、疏濬及橋樑結構都能保持安全。雖然風險降低,但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目前每日水流量維持在50萬噸到100萬噸,仍持續動用無人機和水位探測器進行全面性監控。針對5名失聯者則「從未放棄」,現在仍有跨五縣市特種隊持續搜索中。

疏濬量達9萬方公噸 撤離計畫二次審核後將送縣長核定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季連成報告,解除紅色警戒的四項指標正持續達成中,目前,前3項指標已經達成,待4項指標全數達成就會降級:

1.疏濬量:目前已累積達到9萬方公噸,正在加緊疏濬中。
2.堤防鞏固:長達2860公尺的堤防正在加強鞏固,缺口已有效防堵,堤防具備三層防護力量。
3.流量穩定:目前每日水流量維持在50萬噸到100萬噸。
4.撤離計畫:昨日已召集縣府、原民、三鄉鎮長及中央各部會進行最後一次審核,確認計畫完整。

季連成表示,撤離計畫今日上午11點做最後確認後,將交由縣長核定。撤離計畫將擴大警戒範圍,涵蓋光復鄉、萬榮鄉、鳳林鎮等受災戶,並明確啟動強制撤離的情境:單日累積雨量達200毫米左右,或發生地震規模5弱以上,都將啟動撤離。

堰塞湖現場煙霧瀰漫、土質鬆軟難久留。林保署提供 zoomin
堰塞湖現場煙霧瀰漫、土質鬆軟難久留。林保署提供

鎖定12村里共8524人保全戶 147人列優先撤離對象

撤離計畫中已詳細劃分疏散對象、範圍與方法。計畫鎖定三個鄉鎮共12個村里作為保全戶聚落,總計1837個門牌數,影響總人數8524人。

其中,優先撤離區列有86個門牌號碼,共計147人。這些優先對象包含老人、幼童、身障者、長照個體,以及老人之家的住民。此外,計畫也詳細規劃了撤離路線和收容點,並規範未來遊客的撤離動線(車輛以光復糖廠為核心,向大富農場方向疏散)。

郭俊麟團隊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技術,將失聯者定位視覺化。取自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網頁 zoomin
郭俊麟團隊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的技術,將失聯者定位視覺化。取自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網頁

核定後將啟動兵棋推演 災區復原後擇機實施實兵演練

季連成說明,撤離計畫核定後,將立即啟動第二步驟:兵棋推演。兵棋推演主要目的是讓相關撤離人員、鄉鎮及原民代表參與,以熟悉撤離模式。

待災區完全復原、民眾生活恢復正常後,才會擇適當的時機點啟動實兵演練,讓民眾能實際了解整個撤離的模式、方法與路線。

郭俊麟團隊以地理資訊系統,製作出光復鄉不同村、里的疏散避難圖。取自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網頁 zoomin
郭俊麟團隊以地理資訊系統,製作出光復鄉不同村、里的疏散避難圖。取自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網頁

跨五縣市特種隊搜索失聯民眾 範圍涵蓋佛祖街與光復溪

目前仍有五位民眾失聯,季連成表示,搜救工作從未放棄,將持續加強搜索。中央已動員五個縣市的特種隊、軍方特戰以及海巡特種人員,以混合編組方式進行搜索。

搜索範圍涵蓋佛祖街336巷、武昌街85巷,以及光復溪與馬鞍溪的會魯口、溪側等區域。搜索方式以輻射性搜索為主,針對可疑或民眾提供的地點進行加強搜索與挖掘。

警消10/8證實,佛祖街336巷砂石場附近尋獲車輛內有罹難者,推測應是失聯的砂石場黃姓老闆娘。民眾提供。中央社 zoomin
警消10/8證實,佛祖街336巷砂石場附近尋獲車輛內有罹難者,推測應是失聯的砂石場黃姓老闆娘。民眾提供。中央社

啟動災後農田再生復育工程 600萬公頃淹沒土地將長期復原

季連成指出,災區已開始啟動災後農田再生復育工程。他指出,這次災情絕大部分在農田上,共有600萬公頃的土地遭受淤土淹沒。

農田復育是一個極為重要且長期的復原工程。政府將秉持「對農民最有利」和「對農業經營最永續」的原則,朝此方向推動再生復育工作。

佛祖街保安寺大批志工協助製作、堆置沙包。梁建裕攝 zoomin
佛祖街保安寺大批志工協助製作、堆置沙包。梁建裕攝

志工意外險逾1.1萬人投保 涵管便道放寬車種管制

針對救災志工的公費重大傷患意外險,季連成報告,昨日的統計顯示,已有11,105位志工透過QR code完成投保。他再次呼籲進入災區的民眾,除了注重自身安全,務必透過QR code加保志工保險。

此外,馬太鞍溪的涵管便道將在今天中午12點開始重新規範,放寬車種管制。除了禁止全長拖車(長型的重型全聯結車)以上的車輛通行外,其餘車輛(包含大客車)均開放通行,但用路人須遵守車速30公里。

志工運走挖起的淤泥土塊。梁建裕攝 zoomin
志工運走挖起的淤泥土塊。梁建裕攝

374輛機具612名專業志工投入 側溝清理預計15日完成

在投入資源方面,目前災區共動用374輛各式大小型機械、612名專業志工進行操作,國軍兵力已累計動員42,619人次,出動國軍重機械共349件。目前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

今天的工作重點有兩項:第一是側溝的清理,昨天已達成30公里中的18公里,預計在本月15號可將所有側溝清理完畢。第二是佛祖街的清淤,林田幹道2200公尺目前只剩下約600公尺即可打通,並將打通所有案區灌溉渠道。

重機具深入佛祖街救援。林林攝 zoomin
重機具深入佛祖街救援。林林攝

沙包目標增至8萬個 確保農田淤土不再二次傷害家園

佛祖街的清淤也包含保安室前方的沙包堆置,目前已完成6萬個沙包,目標將增加到8萬個。季連成解釋,沙包除了用於民眾防汛需求,剩餘部分將用於農田的覆蓋。

由於農田挖出的淤土數量龐大,為防止淤土因下雨再次流到道路或家戶中,中央將在農田邊坡鋪上防水布,並在上下緣堆置沙包固定,以確保淤土不會造成第二次災害。鳳林鎮的兩個堆置場已整理完畢,預計三天後將有極大成效。

佛祖街保安寺志工製作、堆置沙包。梁建裕攝 zoomin
佛祖街保安寺志工製作、堆置沙包。梁建裕攝

物資發放原則「患寡不患均」 優先提供給中低收入居民

針對各界捐贈的電氣用品物資發放,季連成表示,目前由縣府、經濟部及東半等三個單位接收並發放。原則是「患寡、不患均」,將優先給予中低收入戶的居民。

季連成指出,由於物資數量畢竟有限,無法每一家每一戶都發放。因此,記者會結束後,將邀請公辦、經濟部及縣府共同討論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發放模式,確認後再向媒體說明,確保物資能發給真正需要的地區民眾。

國慶日邁入花蓮洪災第18天,馬太鞍便橋南北向同時通車。梁建裕攝 zoomin
國慶日邁入花蓮洪災第18天,馬太鞍便橋南北向同時通車。梁建裕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花蓮洪災 # 馬太鞍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