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愛2招避孕失敗率高! 少女吞藥還是鬧出人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年輕人別貪圖方便不戴保險套只想靠事後口服避孕藥,一名少女偷嚐禁果後在72小時內緊急吃事後丸,服藥隔天又再次無套性行為,結果不幸懷孕。醫師提醒,事後口服避孕藥仍有2-3成懷孕機率,而且超過72小時才吃或排卵後吃都讓效果大減,必須同步搭配保險套。

口服避孕藥是許多女性朋友會選擇的避孕方法,主要分為「事前」與「事後」兩種。台大醫院婦產科醫師戴怡芸表示,「事前」避孕藥需要連續服用,透過少量雌激素與黃體素進行體內調節,抑制排卵進而達到有效避孕的效果。
「事後」避孕藥則是在無安全措施的性行為後72小時內服用,透過高劑量黃體素抑制或延遲排卵,但並不適合長期使用。戴怡芸提醒,事後避孕藥的原理是要讓子宮和卵巢誤認為你已經懷孕,所以如果在排卵後才吃事後避孕藥,效果大減,或者性行為後72小時以上才吃事後避孕藥也沒用。
不少男性也以為體外射精萬無一失,戴怡芸表示,一開始性行為時前列腺裡面就有精子成分,所以體外射精避孕效果很差。還有人認為月經快來之前的七天受孕率低,想說這幾天偷懶不帶保險套,結果最後懷孕,所以計算安全期的方法也是風險很高。

結紮手術成功率高,但也不是百分之百,戴怡芸分享,曾有一名46歲婦人因下腹痛到婦產科,因為婦人做過兩次結紮手術,生二胎時剖腹第一次結紮,沒到懷三寶,第三胎剖腹第二次結紮,所以這次下腹痛原懷疑是盲腸炎,請她去急診,幸好急診醫師訓練有素要求驗孕,才發現是子宮外孕,若未及時發現子宮外孕恐喪命。
戴怡芸指出,月經週期與受孕息息相關,每位女性朋友的月經週期略有不同,平均約28天,可分為月經期、濾泡期、排卵期與黃體期。排卵期大約在下次月經前14天,是受孕機率最高的時期,掌握週期變化,也能作為自然避孕法的參考。
除口服避孕藥,還有多種避孕選擇,如保險套、子宮內避孕器、陰道內避孕環或皮下植入劑等。每種避孕方法都有其適用情況,食藥署建議女性朋友可根據個人需求與健康狀況,與醫師討論後選擇最合適的方式,並可向藥師諮詢以獲得更多衛教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