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見新任德國駐台代表 林佳龍籲正視中國「3個80年」歷史論述戰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德國在台協會新任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8月中抵任,外交部長林佳龍昨接見狄嘉信,交流台德關係、區域安全等議題,並呼籲德國正視中國以法律戰、歷史論述戰企圖誤導國際社會,削弱台灣主權。狄嘉信表示,台德存在廣大的合作空間,他強調,《聯合國憲章》中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則,應涵蓋台灣。
林佳龍、狄嘉信昨在外交部交流台德關係、區域安全及國際法議題。林指出,當前中國持續以法律戰(lawfare)及歷史論述戰企圖誤導國際社會,尤其,中方藉由對日抗戰勝利80週年、聯合國成立80週年與台灣光復80週年等「3個80年」為主軸,在國際上發動法律戰與歷史論述戰,企圖弱化台灣主權,強化「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謬論,呼籲德國正視此事。

林佳龍提到,當中國企圖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文,將其與所謂「一中原則」掛勾,製造台灣隸屬於中國的錯誤印象時,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引用《聯合國憲章》中「禁止使用武力原則」,表達德國支持台海和平與穩定的立場。
狄嘉信指出,台灣與德國不僅共享民主、自由與法治等普世價值,也面臨相同挑戰,台灣與德國都必須與日益具侵略性的鄰國共處,強化自身防衛與社會韌性,正因如此,兩國之間更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
狄嘉信說,台海局勢並非與德國遙遠無關,自由貿易與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攸關德國的國家利益,他強調,《聯合國憲章》中禁止使用武力的原則,不僅適用於聯合國會員國,也應涵蓋台灣。

林佳龍認同狄嘉信的看法,「法律戰」並非文字遊戲,而是中國擴張、誤導國際法的具體手段,國際社會不應讓錯誤詮釋有可乘之機。
最後,林佳龍表示,德國一直是台灣在工業化與智慧製造上的學習典範,隨著台積電赴德國設廠,台德經貿關係更加緊密,期待台灣與歐洲共同在AI與半導體領域建立產業生態系,更樂見德國在印太和平與穩定中扮演積極角色,共同守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