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李鴻源率團隊研議堰塞湖處置「不會有立即危險」 內政部續盤點潛勢區

政治 黨政要聞
2025/09/29 13:22
法亞施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今進入第7天,並傳來死亡人數加1噩耗,截至目前18死、107傷、7失聯,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率台大防災團隊出席內政部對堰塞湖防災對策的研討會,他表示,主壩嚴格來講已經垮了,除非颱風短期再來,否則水應該會順壩體缺口慢慢流光,認為堰塞湖不會有立即危險。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將持續加強盤點潛勢區域,透過演練、教育與公私協力,打造花蓮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主持堰塞湖防災處置研討會。內政部提供 zoomin
內政部長劉世芳今主持堰塞湖防災處置研討會。內政部提供

內政部今邀集花蓮縣府、台大、陽明交大、中興大學、成功大學等研究團隊及農業部、經濟部、國科會等,共同研擬堰塞湖防災對策。

李鴻源接受劉世芳邀請,籌組台大研究團隊觀察馬太鞍溪堰塞湖變化。李柏毅攝 zoomin
李鴻源接受劉世芳邀請,籌組台大研究團隊觀察馬太鞍溪堰塞湖變化。李柏毅攝

李鴻源今受訪表示,這是颱風前就安排的會議,本來是例行會議討論研究團隊計算結果,及堰塞湖該怎麼處理,沒有想到堰塞湖垮了。

李鴻源日前曾示警要提防「管湧現象」,指堰塞湖積水從內壁向壁體侵蝕到洞穿,成為自然形成的洩流口而二次釀災,他今天表示,管湧現象應該沒有了,目前馬太鞍堰塞湖的狀況應是朝一個比較好的方向發展,在堰塞湖垮掉後,蓄水量剩下600萬噸,嚴格來講主壩已經垮了,短期內除非颱風再來,否則水會順壩體的缺口慢慢流光,不會有立即的危險。

李鴻源表示,當務之急應該是讓災區善後、讓災民好好生活,呼籲民眾需注意後續的潰壩潛在風險,但不必恐慌和反應過度。

跨部會及研究團隊討論堰塞湖防災對策。內政部提供 zoomin
跨部會及研究團隊討論堰塞湖防災對策。內政部提供

劉世芳會後透過新聞稿表示,經樺加沙颱風與後續多日溢流,馬太鞍堰塞湖蓄水量目前已降為610萬噸,為原來量體之6.7%,政府持續處理監測、預警及備便方案。

劉指出,馬太鞍堰塞湖因地震與豪雨及本身地質條件不穩定交互影響,這次研討會邀請水文、地震、水理與防災等領域專家,分享堰塞湖溢流、震災潰壩及衝擊評估模型之風險分析,隨時檢視災害預警、通報及緊急應變的協調流程,同時強化居民撤離及收容安置機制,增強社區居民與政府各項應變能力。

劉世芳說明,研討會交流成果將有助形塑更完整的堰塞湖防護策略,未來內政部將持續整合資源,加強潛勢區域盤點與應變規劃,並透過演練、教育與公私協力,建構花蓮地區更堅實的防災韌性,為居民打造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李鴻源 # 劉世芳 # 花蓮馬太鞍溪 # 堰塞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