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日本破紀錄高溫少雨明年恐又缺米 民眾荷包跟執政黨剉咧等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受全球暖化影響,日本已連續3年夏天一年比一年熱,本月5日群馬縣伊勢崎市甚至飆出41.8度的日本史上最高溫,主要稻米產區如東北、北陸,7月雨量創近80年來新低,恐影響今年稻米產量和明年的米價,美國川普政府更挾關稅戰逼迫日本進口更多美國米,日本首相石破茂和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上周二(8/5)扭轉日本政府近年要求稻米減產的方向,敦促稻農增產救國。

農林水產省向財經媒體彭博社證實,若再這樣高溫少雨下去,其他地方的稻米產量恐怕也會受到影響,今年稻米產量是增是減,得等秋收才會知道。但擅長農業政策的宮城大學名譽教授大泉一貫斷言:「受高溫和缺水影響,日本今年的稻米生產量將下滑。」
日本2023年就受夏季異常高溫和大雨影響,新潟、秋田等知名米鄉產量創十多年來新低,超市米架經常空空如也,米價從2024年開始走揚,到今年已翻了1倍,民眾苦不堪言。
相關新聞
周末精選|「令和白米之亂」帶動日本2千項物價飆漲 8成單親家庭半年買不起米

政府5月緊急換上前首相之子小泉進次郎接掌農林水產省,擴大釋出儲備米才把米價壓下來,但近2周受少雨恐影響稻米產量的壞消息影響,零售米價再度漲到5公斤要3515日圓(約712台幣)。
根據農林水產省5日在內閣會議提出的資料顯示,日本去年主食用米需求為711萬公噸,但生產量僅679萬公噸,不足32萬公噸,加上流通出現問題,導致米荒。農水大臣小泉進次郎道歉稱,「農水省當然有錯,我們以為日本人口減少,白米的需求也會跟著減少,是我們未及時把握消費動向,判斷錯誤。」
首相石破茂敦促稻農增產,並派出水車協助灌溉缺水的稻田,因明年若再來一次「白米之亂」,在國會兩院慘淪少數黨的自民黨,恐因民怨高漲得下台一鞠躬。
亞洲其他主要稻米生產國,如印度,受惠於良好氣候稻米收成量大增,亞洲基準米價是近8年來新低,但日本從2023年就開始缺米,今年即使擴大稻米種植面積,原本產量可望增加8%到735萬公噸,但受夏季異常高溫少雨影響,部份稻米產區害蟲肆虐,即將邁入收成期的稻田缺水缺到土壤已經裂開,收成恐怕是凶多吉少,今年到底能收成多少仍是未知數。
相關新聞
日本異常高溫缺水稻田枯黃 明年恐重演白米歉收米價飆漲慘劇

美國農業部預測,日本今年收成量應該是728萬公噸,跟去年差不多而已,都是2003年以來收成最少的一次。美國川普政府覬覦日本廣大的白米市場,施壓日本增額進口美國米,但日本政府為保護農業,僅同意提高每年免關稅進口的77萬噸白米中的美國米比例,且不是食用米,其餘白米進口關稅高達每公斤341日圓(約69台幣)。
宇都宮大學小川真如教授指出,米價會不會再度走揚,要看經銷商和農民剩下還沒走完的合約是怎麼寫的,但因為供需不明,所以日本米價很可能會再次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