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漫畫家預言7月大地震 氣象署:台日都是地震好發區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日本漫畫家竜樹諒在書中預言,7/5台灣、日本、菲律賓的海域中心,將有大地震。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許麗文說,日本、台灣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與其恐懼災害發生,不如做好防災工作。至於南海海槽發生規模8.5以上強震機率高達8成,她強調,假設南海海槽強震引發海嘯,台灣也有時間因應。

宣稱自己會做預知夢的龍樹諒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大災難會在2011年3月發生」,因此在311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獲得關注,絕版漫畫在二手交易平台甚至喊到數十萬日圓。
龍樹諒先前也在書中預測,7/5台灣、日本、菲律賓的海域中心,將發生大地震,還會引起海嘯,此一預言引發外界關注。
針對龍樹諒的預言,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許麗文表示,預言所指的日本、台灣等地,本來就是地震好發區域,而大地震需要有特定的地質構造才會發生,預言並未對此說明,且地震是機率問題,因此與其恐懼災害發生,不如平常做好防災工作,比較務實。

另外,日本的南海海槽過往曾發生過2次規模8以上強震,被視為有地震週期性,日本政府也稱,未來30年內南海海槽發生規模8.5以上地震機率達到8成。
對於南海海槽地震以及可能連帶發生的海嘯影響,許麗文指出,台灣跟日本都持續發展地震觀測、研究,且有地震與海嘯的預警機制,假設日本南海海槽發生大地震,海嘯傳達到台灣約要3個多小時,台灣可以有足夠時間因應。
她也強調,日本政府的推估,來自於他們長期的監測資料推估,因此會尊重、參考這些推估,不過重點仍在於,台灣要做好地震發生時的立即應變措施。

另外,對於龍樹諒預言7月日本大地震,地震專家、前氣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鎧紋認為,大地震發生應該是有前兆的,例如日本311大地震前,就密集發生規模較大的地震。
郭鎧紋分析,目前全球已經超過1300天,未發生規模8以上強震,且規模6以上地震的頻率也不高,尚無強震的前兆。
此外,在預言引發大量討論後,日前龍樹諒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對漫畫怎麼解讀,是大家的自由,但是希望不要過度被影響,應該參考專家的意見妥善行動。

龍樹諒也稱,大家這麼關心這件事情,代表防災意識高漲,是非常正面的現象,希望大家也能做好安全對策。
相關新聞
日本7月將有大災難? 《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請做好防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