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40名消防員殉職卻仍未納職安法、組工會 他感慨:台灣人你們離我們好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本月8日一名民眾在新北市新店區廣興橋下游禁區玩SUP(立槳)溺水,導致前往救溺的2名消防員殉職。消促會今天到民進黨前表達訴求,包括全面納入職安法、消防三大任務專責化、開放完整勞動三權工會等,「消防員是高風險職業,但不應於犧牲性命的前提下進行救災工作」,更有代表感慨道,災難發生時消防員離民眾很近,但現在卻覺得台灣人離他們好遠。

10年已40名消防員離世 消促會重申3大訴求
消促會表示,十年間我國已超過40位消防人員殉職,突顯消防人員職安保障不足,公務體系內部缺乏民主監督,該會自2013年成立之後即開始推動消防任務專責,自2023年屏東明揚殉職後開始推動公務人員納入職安法、開放組工會等訴求,執政黨卻僅回復基層團體錯誤的政策方向。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秘書長陳彥凱說,他們從2013年成立以來,就一直告訴這個國家,「我們要完整的職業安全保障、我們要消防任務專責、我們要開放組工會」,然而目前對於基層團體所提的「納入職安法」、「消防任務專責化」,甚至該會長期推動的「開放組工會」訴求,僅有內政部卸責及拿出基層一再反對的消防職安專章當作回應,完全未見執政黨有所表態。
勇消吳恩碩月初殉職 戰友喊話:我們一起面對
本月初殉職的勇消吳恩碩,過去也曾是消促會的一員。陳彥凱表示,之所以選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面,是因為2023年明揚大火帶走4位消防員,當時吳恩碩就是站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前面,將「國殤日晚會」的邀請函給民進黨中央黨部,但民進黨卻沒有派人出席,「我們現在帶著這些人來這裡,就是要告訴大家,當時吳恩碩一個人來面對的,我們一起面對」。
消促會會員代表楊適瑋點出,組工會的訴求是在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成立的一開始就有的目標,為什麼不走《公務人員協會法》?因為這限制了協商事項、內容,且沒有爭議權與完整的結社、協商、罷工等「勞動三權」,更直接排除了國防、消防、醫療等行業的適用。

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日前說,如果讓警消可以組工會、罷工,台灣就會發生動亂、讓中共有機會侵台。「真的是令人無法接受」,楊適瑋直言,這真的很不科學,喊話民進黨過去怎麼爭取民主自由,現在就該怎麼去開放公部門的民主,真正把威權驅逐出台灣,而不是拿到執政權後開始限縮人民權利。
楊適瑋說,消防員、警察或者是任何的人,只要談到他們爭取權益,就會聯想到罷工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該停下來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平常壓榨得太過分,導致現在他們只要出來跳一下、喊一聲,就會覺得他們罷工,「還是我們真的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情?」
楊適瑋哽咽表示,他和吳恩碩是同學,他們不斷地在證明,「即使你們對我們沒有很好,即使我們在災害的時候,我們是離你們最近的一群人,但我覺得台灣人,你們離我們好遠,我真的覺得你們離我們好遠。」

今天公祭,明天忘記 消防員苦笑:「還沒公祭就已經忘記」
消促會副理事長鄭少書則說,很短暫地有過中央災調會,雖然效力薄弱,但仍是消防員發生職災時的調查單位,但消防署卻在上個月將這個權力拱手讓人,在最新版的《災害事故調查會設置辦法》提到,消防人員發生死亡事故,由地方主管機關(消防局),製作基本調查報告給中央機關(消防署),由消防署組成調查會,管理事故原因調查,但這樣的內部調查,最後往往是「我們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別人,然後他們就死掉了。」
很多人說「今天公祭,明天忘記」,鄭少書直言,根據他們參與這麼多殉職調查的經驗,「都是還沒公祭就已經忘記了」,作法上往往是一張公文發到各消防隊,請大家注意、要辦理案例教育、傳閱簽名後就結束了,這也是他們一直強調,為什麼職安必須由第三方公正單位介入,才不會淪為形式。
另外,消防員有救護、救災跟火災預防,也就是俗稱的安檢等三大任務。鄭少書說,如果一個醫生內、外、婦、兒科都可以看,相信沒有人敢掛這樣的號,但卻要求消防員要會救災,還要把整本消防法規背下來,主管機關無疑是在自欺欺人,只要求起碼把三大任務分出來,然後在救災裡面,最多就再分一個救援,而不是鋸樹搶通道路、撿文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