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長工時、不一定有加班費! 勞團揭「過勞死」超過半數是保全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他們守護社區大樓,誰來守護他們的勞動權益?勞工團體今天揭露,保全人員正深陷低薪與過勞的「責任制」陷阱。數據顯示,全國保全勞保人數僅佔3.8%,過勞死案例卻佔了總體的56%,幾乎成為最血汗的行業,問題根源在於《勞基法》第84條之1,並呼籲應讓保全回歸一般勞工的正常工時保障,同時對違法慣犯公司加重處罰,甚至「撤銷資格」以杜絕剝削;近年違反最低工資前三大戶,為東京都、衞安、聯安等保全公司。

支援服務業成違規重災區 違法項次近五成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楊書瑋說,依據2023年最新勞動檢查年報,當年度全國合計實施3萬8169場次勞檢,其中查獲違法廠家為8173家,由於部分廠商違反多項法令,導致違法項數總計達1萬1442項。
楊書瑋直言,支援服務業屬違規「重災區」,2023年總計勞檢2599場,違法項次竟高達1262項,高居所有業別之首。高雄市產業總工會總幹事葉品言說,進一步追蹤勞動部公布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資料,從2021年至今未達最低工資標準合計開罰860件,其中保全公司竟達205件,占開罰數量約24%,「且有多家保全公司已屬累犯」;屬性相同的公寓大樓管埋員,也有15件對管委會開罰。
最低工資法去年上路 給付未達最低工資僅9件
另外,2024年上路的《最低工資法》,給付未達最低工資開罰廠商僅有9件,但保全業依舊占3件,葉品言強調,該產業已成為違反最低工資的大本營,其中東京都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於此期間,在各縣市合計開罰6件為業界之冠,保守估計因最低工資一項違法,裁罰金額就超過30萬元,此外國內另有四家保全公司達5件、六家累計達4件。
針對保全業的高危比例,葉品言指出,根本原因在於,其被納入《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的「責任制」行業,相較一般勞工月平均正常工時是174小時,現行《保全人員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卻將保全每日正常工時規範在10小時,導致每月「正常工時」高達240小時,若依多出66小時的工時推估合理薪資,應在最低工資2萬8590元上再增加7863元,達到3晚6453元的合理標準。
另從實務觀察,葉品言說,多數保全工作人員每日平均總工時,達到或超過12小時,但許多業者未支付加班費,若依法支付2小時加班費,則每月應再增加7624元,合計每月工時達288小時的保全,至少應獲得4萬4077元的合法待遇,但事實上每月做240小時,月領3萬初頭的工作者不在少數。

「保全人員過勞的問題,其實一直非常嚴重」,葉品言直言,2024年勞保總投保人數1047萬9398人,全國保全人數39萬8626人僅占3.8%,但根據勞動部過勞統計,2021年-2024年因過勞領取傷病給付的人數為112人,其中保全為45人佔40%;過勞造成失能48例,保全為18例佔37.5%;過勞死67例,保全37例更高達56%。
除了面對高風險,葉品言也強調,保全經常面臨工時過長、未給付加班費、沒有特休,薪資延後給付等問題,有些公司甚至沒有勞工出勤紀錄,認為勞動部應該將保全列為經常性勞檢對象,並加重裁罰,累犯業者更應該逕自吊銷營業執照,才能遏止不肖業者違法剝削,有效提高保全員的勞動權益保障。
根據勞動部違反勞動法令事業單位(雇主)查詢系統,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25日統計,近年違反最低工資前三大保全公司,分別為東京都保全股份有限公司(奥田実),累計裁罰37萬元、衞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林錦標),同樣累計裁罰37萬元、聯安保全股份有限公司(李偉鳴)累計裁罰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