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昭慧倡議「回捐普發1萬」 卓榮泰談預算困境:感動拋棄自我救國庫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針對行政院會通過普發現金新台幣一萬元的特別預算案,日前玄奘大學台灣佛教研究中心暨宗教系主任釋昭慧成立「搶救國庫聯盟」,發起「拒領一萬,捐國庫爲國家續命」,引發輿論關注與響應。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9)日上午接見釋昭慧一行人,致詞時肯定說到,感謝也感動民間願意犧牲權益,提供一個正面、健康的選項,讓國家能有更多思考,期盼討論後能有對全民最好的作法。

卓榮泰上午在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發言人李慧芝、政務委員陳時中、財政部長莊翠雲等人陪同,接見玄奘大學台灣佛教研究中心暨宗教系主任釋昭慧法師以及搶救國庫聯盟等成員。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日針對當前國家財政狀況與預算編列挑戰發表談話。他坦言,在多重壓力下,政府正努力應對龐大的支出需求,並對願意支持國家政策的民間聲音表達感謝。

卓榮泰表示,最初因應美國關稅而提出的880億元產業支持方案,在納入民生照顧與國土安全韌性後,擴大為4100億元的「強化韌性特別條例」。然而,在立法院審議過程中,由於額外增加普發現金項目,預算規模最終增至5900億元。他指出,這項變動雖然違背行政院的最初設想,但政府仍廣納各界意見,希望能在有限的資源內滿足更多社會需求。
卓榮泰進一步說明了國家財政所面臨的嚴峻考驗。他指出,在5900億元的特別預算中,普發現金就佔了2360億元。他強調,這筆資金若能集中起來,將能更有效地運用於國家經濟發展、國防及安全等重要領域。

此外,明年中央政府在編列總預算時,也將面臨新財劃法帶來的衝擊。政府需提撥4165億元作為地方統籌分配稅款,導致中央可支配財源大幅減少。然而,中央仍需支應國防、外交、科技等必要開銷,加上舉債還本,預估明年中央政府將需要舉債4000億元,對財政構成巨大考驗。
卓榮泰直言:「確實感覺到差一點明年預算就編不出來」。他指出,台灣位處地緣政治前線,且需應對極端氣候挑戰,中央都急需更多財政能力來應付這些需求。

感謝民間發聲:拋棄自我,支持國家一體
卓榮泰在發言中多次對民間團體與個人表達感謝。他表示,聽到社會上另一種聲音,認為應優先充實國庫以讓國家政策正向發展,這讓他「感受到大家的用心,也感動大家在國家一體的原則上拋棄自我,犧牲自己的權利,願意讓國家做更多思考」。
卓榮泰承諾將繼續聆聽各界意見,希望能找到一個對全民而言最容易達成目標的做法,讓國家能善用大家的愛心,凝聚更強大的團結力量,共同完成福國利民與保衛家園的重要工作。
中央社報導,釋昭慧說,普發現金至此已經是政治算計,但他們要用微小力量,讓大家知道有一群不少的人不愛錢,且把國安、弱勢、苦難等都放在心頭,因此倡議中央增設「國家續命專款」管道,讓不拿的人不要低調,讓台灣民眾聽到這樣的聲音。
她表示,雖不能保證國庫能因此獲得多少錢,但國家時值關稅戰、天災、國際情勢嚴峻等情況,一旦揮霍國庫,未來任何人執政都很艱難。(出版時間14:00,影片更新1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