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揭開黃仁勳手繪草圖秘密 打造AI王者版圖的關鍵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日前首度應邀在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發表專題演講,其中劉揚偉還,因為一張由黃仁勳親手繪製的草圖,啟動了鴻海在AI領域的布局,也透露出,黃仁勳就是習慣利用草圖,來告訴他人他的想法,最後造就了現在的AI帝國。

黃仁勳手繪草圖讓劉揚偉看到AI如何落實
劉揚偉說,在2023年鴻海科技日活動期間,他與黃仁勳在飯店會議室裡開會,那時,黃仁勳就親手畫了一張圖,黃仁勳在圖上,描繪了如何用輝達AI晶片驅動AI Factory(AI工廠)的出現,並整合了包括城市街景與交通等大數據資料,讓劉揚偉清楚看到了黃仁勳對於AI要如何落實的想法。

回顧黃仁勳在1993年4月,與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和克蒂斯·普里姆於美國加州共同創辦了輝達,並擔任執行長,他就常常透過畫圖的方式,來回答問題,或是敘述他的想法,不過當時主要是在白板上畫圖。但是到了客戶端、或是供應商,不一定會有白板給黃仁勳畫圖,這時候,就是改成畫在紙上。

黃仁勳最愛使用工具是白板
根據《巴倫週刊》資深科技記者金泰(Tae Kim)在2024年出版的新書《The Nvidia Way(輝達之道)》,裡面就有談到,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最愛使用的工具,是「白板」,因為黃仁勳習慣於隨時隨地把想到的想法,透過白板來跟同仁、客戶,或是供應商分享。黃仁勳甚至常常在會議開到一半時,會突然站起來,隨手就拿起白板筆,在白板上直接描繪出一篇篇草圖,說明他對討論主題的想法。

更令人佩服的是,黃仁勳的草圖還真的不只是草圖,內容往往精確到可以轉化為技術文件中的可用圖示,透過草圖清楚解釋所有的概念,不管概念是複雜還是簡單,就是要讓大家都能理解。也因為黃仁勳的草圖相當明瞭,讓輝達的同仁都稱黃仁勳為「黃教授」。
了解所有人的工作方向很重要
「華爾街日報」也報導,黃仁勳的管理風格跟美國企業完全不同,其中最大的不不同,就是黃仁勳至今仍使用傳統白板把腦中所想的東西呈現出來。黃仁勳之前也曾在AI高峰會公開揭露,「所謂的策略結果不是我說的,而是員工怎麼做。所以了解所有人的工作方向非常重要。」
在輝達開會時,每一個報告者都要站到白板前,不是放投影片看筆記報告,而是要在白板前面,把自己的報告及思維邏輯,透過白板呈現出來,換言之,如果報告人對資料不夠熟、思維想法不完整,就會在白板上面都將一覽無遺。

更重要的是,當報告者在白板前邊說邊寫,與會者大家就會集中注意力在白板上,就更能準確認發言內容、整理問題;面臨衝突時,異同論點在白板上一目瞭然,更能找出問題核心。金泰在《輝達之道》這樣寫道。
鴻海持續優化讓AI模型更貼近使用者需求
劉揚偉也分享,因為黃仁勳的草圖說明,鴻海在NVIDIA數位孿生Omniverse中,透過數百萬次的模擬機器人的手跟腦,讓它們進入產線就可以生產,讓AI可以大規模的部署,經過不斷的開發、訓練、部署,同時還要持續優化,讓AI模型越來越貼近使用者需求。
劉揚偉說,鴻海開始使用AI技術,來重塑生產流程,從缺陷修復、性能調校到流程協同,並透過生成式 AI(GenAI)處理了80%的工作量。

劉揚偉表示,未來工廠將由三座結合虛實的工廠組成,首先是以Omniverse建構的數位孿生工廠、由AI運行的模型工廠,最後才是實體工廠,這樣的順序的重構不僅能降低建廠風險,也讓設計與製造更高效。而原本鴻海也對生成式 AI(GenAI)抱有高度期待,認為可取代多數人力,但是經過技術團隊密集研究後發現,GenAI確實可以完成80%的工作,不過最關鍵的20%,仍是需倚賴有經驗的技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