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源獲頒台大榮譽博士!談當年創業是「被逼的」 卻成台灣首家上市電子業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LED大廠光寶創辦人宋恭源今(15日)獲頒台灣大學名譽博士學位,他致詞時回想起創辦光寶時透露,其實是「被逼的」,宋恭源也說,今天變成台大的一分子,希望跟台大一起努力,以台大做領頭羊,將台大帶向全世界,讓台灣變成全世界的台灣。
創業是人生的「破口」
宋恭源表示,光寶的成立,也許大家會說很值得學習,但我認為是一個偶然,是我人生的一個破口,我是「被逼的」。
宋恭源表示,50年前的台灣,那時候的經濟情況,創業的人是非常辛苦,在當時,台灣最重要的是教育,所以從台北工專畢業後,我選擇去當老師,當了2年,剛好政府做了改變台灣命運最大的決策,成立了高雄加工出口區,又有第1家做半導體的公司「高雄電子」。
宋恭源說,我就辭去教師工作到高雄電子去當工程師,做了3年,包括製程、設計、產品工程師都歷練過,後來又聽到RCA到台灣來,我就去RCA,後來又去到德州儀器LED部門,宋恭源表示,要讓一個新技術變成產品是很辛苦的,因此在德儀將近7年的時間,平均每天都工作15小時。
首創台灣科技業技術股員工分紅制度
後來德儀決定放棄LED專注在半導體領域,宋恭源說,本來想去飛利浦,但是薪水頂多7000、8000元,還不及德儀的12000元,「當時我們在外商工作的人有一個聯誼會,大家都說我只能「去跳海(創業)」,他們又幫我募到了資金,我沒選擇,畢竟當時我已經成家,又有了小孩,只能出來創業。」
宋恭源說,還好在德儀的訓練非常扎實,而我的經歷都是在外商,如何把讓同仁有好的生活,就是讓光寶上市,當時幾乎所有股東都反對,認為公司有賺錢幹嘛要分給別人,我花了1年的時間才說服。但我對台灣資本市場不熟,都是靠當時在交通銀行工作的張孝威,協助光寶上市,成為台灣第1家上市的電子公司。
「成功上市後,我們又決定薪水的價差,用技術股的方式分享給同仁,台灣現在的高科技公司每家都有技術股,源頭就是從光寶開始。」宋恭源說。
成立「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
宋恭源說,台灣珍貴的就是人才,在光寶有能力的時候,我就把一部分心力放在教育上,退休後更是把80%時間放在這邊,連我太太一開始也不懂,怎麼退休了還這麼忙。
宋恭源表示,一個好的大學一定要有好的老師,因此在2023年宣布,自2023年至2032年,為期10年期間,每年捐贈2000萬元,在台大成立「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以協助台大邀請國際頂尖學者來校擔任短期或長期講座教授,以及與台大相關領域研究團隊進行更進一步的各項學術深度交流。宋恭源說,這個只是起頭,希望可以永續,所以找其他企業一起共襄盛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