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馬斯克創「美國黨」遭唱衰 民調揭恐搶走年輕選票和川普票倉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科技大亨馬斯克跟昔日力挺的總統川普撕破臉後,宣告成立新政黨「美國黨」,各界質疑這究竟是長期的政治策略,還是短期的「膨風計劃」,更有不少人看衰並認為政治第三勢力難成氣候。美國學者近日分析,要判定成敗言之過早,但也認為馬斯克的政黨可能會吸走一票年輕選民。根據最新民調,「美國黨」已獲得川普所屬共和黨的選民大力支持,可能會在2026年期中選舉前讓共和黨議員猶如芒刺在背、極為不安。

馬斯克(Elon Musk)本月5日在旗下社群網站X平台宣告成立「美國黨」(America Party),將挑戰他所謂的美國「一黨專政」體系。馬斯克對這個新的政治計劃有多認真、該計劃是否實現,這些都還有待觀察。迄今他尚未在聯邦選舉委員會註冊。
《紐約時報》指出,在美國成立一個新的全國性政黨,可能比把人送上火星還難。但對全球首富、去年美國已知的最大政治捐贈者馬斯克來說,這兩件事他都要實現。然而,實現星際旅行的努力在過去20多年取得了緩慢進展,但在過去幾十年的美國政治中,要打破兩黨制的努力卻屢遭挫敗。
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馬斯克的創黨計劃都是概念性,而不是集中在實現該計劃所需的細節上。不過,1名知情人士透露,馬斯克的顧問私下表示正在徵求專家的更多意見,預計在新政黨正式成立之前,利用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來組織起對該黨的初步支持。
政治行動委員會是透過集資來支持或反對特定黨派或候選人的團體。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是可以籌集無限數額資金用於所謂「獨立支出」的團體,馬斯克去年就是透過此管道,砸重金支援川普競選回鍋白宮。
馬斯克此舉被視為跟川普政府最大的分歧,他在出錢出力協助川普二度入主白宮後,更執掌新成立政府效率部(DOGE)的削減開支行動。然而自馬斯克5月30日告別白宮顧問工作以來,兩人公開撕破臉,馬斯克強烈抨擊川普執意推行的《大而美法案》將致國家赤字膨脹,放話成立新政黨,並投入資金讓支持該法案的共和黨議員在明年期中選舉落馬。
■相關新聞: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挑戰川普共和黨一黨專政

為何重要?
《新聞周刊》分析,在美國選舉格局的背景下,共和黨對馬斯克的「美國黨」的支持意義重大。在美國選舉格局中,第三勢力歷來扮演攪局者的角色,尤其是對其所脫離的原政黨而言。
根據Quantus Insights於6月20日至7月2日進行的民意調查發現,40%美國選民可能會支持新政黨的候選人,其中共和黨受訪者顯示最高的支持率,達到57%。
整體而言,40%受訪者表示非常有可能(14%)或比較有可能(26%)支持「美國黨」候選人。
國會微弱的多數席次可能會使任何潛在轉變更具決定性。政治專家警告,美國選舉的贏者通吃制度,會放大即使是微小第三方運動對眾議院和參議院控制權的影響。

切實可行還是膨風?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政治學教授伯登(Barry Burden)向《新聞周刊》表示,馬斯克與美國黨的關係仍有待觀察,並質疑這究竟是一項長期的政治策略,還是短期的「膨風」計劃。
目前尚無法看出馬斯克究竟會成為新政黨的掌門人,或只是主要金主。伯登說:「川普已經刻意與馬斯克劃清界限,但仍有許多『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的支持者,受馬斯克在政府支出、技術和貿易方面的觀點所吸引。」
伯登也指出,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年輕選民。歷史上,小黨派最能獲得最年輕選民的支持,許多長期支持民主黨的選民在2024年就轉投川普。伯登指稱,馬斯克的政黨可能會在兩黨中吸引一些年輕選民。

然而無論是金錢方面還是消耗個人的政治資本,馬斯克的新政黨都將面臨巨大障礙。
《紐約時報》指出,馬斯克誇口這項從根本上改變美國民主的計劃並不困難,這表明他幾乎沒有花時間研究各州選票准入和聯邦競選財務法。
新政黨的國會候選人面臨著錯綜複雜的連署系統,該規定因州而異,最嚴格的是喬治亞州,兩大政黨以外的候選人必須從選區收集2.7萬個簽名。自選舉法於1943年頒布以來,這一直是第三黨國會候選人無法出現在大選選票上的關鍵障礙。《選票訪問新聞》出版商翁格指出,要獲得435名眾議院候選人的連署簽名,大約是在每州把總統候選人列入選票的三倍,光收集簽名就可能要花費5000多萬美元(約14.6億元台幣)。翁格說:「很多人都預測,馬斯克一旦發現這有多難,就會放棄。」
■相關新聞:
馬斯克宣布籌組美國黨! 特斯拉股價重挫單日市值蒸發近1.98兆
特斯拉重挫能抄底?美國網紅砸3億加碼 押注「瘋狂馬斯克」

第3勢力難破百年兩黨格局
此外,政黨需要持續的投入,除了像自由黨(Libertarian Party)和綠黨(Green Party)這樣的小黨派,曾成功獲得選票資格並偶爾破壞大選,美國第三黨派的壽命一般都很短,而就算能產生影響,也仍難以打破美國170多年的共和、民主兩黨格局。
舉例來說,美國商人佩羅(Ross Perot)為競選總統而於1955年創建改革黨(Reform Party),1998年確實把文圖拉(Jesse Ventura)送上明尼蘇達州州長大位,但在川普2000年拒絕代表該黨競選總統後,改革黨逐漸衰落。
1901年至1909年擔任總統的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912年未能獲得共和黨提名參選後,出走自組進步黨(Progressive Party,又稱「公麋黨」Bull Moose Party),並以該黨名義參選。最終落敗,但實際上分裂共和黨的選票,成為「美國史上最成功的第3黨候選人」。不過他從此退出政壇。
■相關新聞:
馬斯克創黨!美第3勢力難破百年兩強格局 老羅斯福也曾創公麋黨

各界反應
川普對於馬斯克創黨之舉不以為意,8日向記者說:「我認為這會對我們有幫助。第三方黨派對我來說一直都很好。」
■相關新聞:
轟馬斯克組美國黨「是脫軌撞毀的火車」 川普加碼爆他安插友人當NASA署長
高譚民調分析(Gotham Polling & Analytics)共同創辦人暨民黨策略家薩拉斯(Denny Salas)認為,對現況不滿的美國人,內心壓抑的怒氣足以讓美國黨這樣的第三黨成功招募合法候選人,並獲得眾多選民的支持。薩拉斯說:「關鍵問題在於馬斯克的計劃是否具有可持續性和真誠性。政黨的成功不是只靠億萬富翁一時興起,而是透過社會基層組織從頭開始建立起來的」。
廣播電台WRCN-FM(103.9 MHz)早晨新聞主播暨共和黨評論員奧利佛(Jay Oliver)則看衰馬斯克的政治企圖心,「從老羅斯福到佩羅,這個國家的第三黨一直都是場災難,從來就沒有站穩腳跟。以馬斯克擁有的巨額財富來說,他實際上弊大於利」,並奉勸馬斯克不要浪費金錢花在期中選舉上。
不過民眾對兩黨制普遍感到失望。《新聞周刊》就舉例2024年蓋洛普一項民調,有58%的美國成年人認為美國需要第三黨,凸顯了馬斯克此次的創黨計劃,可能蘊藏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