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滾滾片|北海道「湖中寶石」再現台北動物園 超療鬱「毬藻寶寶」幸福翻滾中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台北市立動物園和日本北海道釧路市動物園因為丹頂鶴和毬藻的交流,串起多年的跨國合作情誼。今年9月釧路市再度送來10顆毬藻,現正於兩棲爬蟲館「翻滾」中,館方邀請大小朋友欣賞這些圓滾滾、翠綠的「湖中寶石」毬藻,並見證台日保育展示交流的成果。
2017年北海道釧路市將日本「特別天然記念物」的阿寒湖毬藻贈予台北市立動物園,期間雙方不斷密切聯繫,共同研究與檢測相關照養技術。2018年釧路市更送來4顆超大型天然毬藻,創下日本首度透過保育展示合作計畫,輸出直徑超過10公分的天然毬藻到國外的案例。
毬藻變色健檢解謎
台北市立動物園照養毬藻轉眼已邁入第7年,早期的毬藻們隨生長發展,逐漸變薄並呈現褐色。今年6月動物園將其中一顆毬藻寄回日本釧路市進行「健康檢查」研究。
釧路市方面在研究分析後指出,在動物園裡的毬藻變為褐色的原因為阿寒湖矽藻附著在毬藻上產生的自然變化,與阿寒湖中野生毬藻所附著與增生的矽藻狀況相同,皆會隨著矽藻附著增生讓毬藻外觀改變顏色,看似變色實際上是穿了新裝!館方的照養成果也受到釧路研究專家肯定,「已達到釧路市人工培育的水準」。
未來將有更大型毬藻展出
動物園今年重新整理展示缸,釧路市亦於9月再次提供10顆毬藻給園內展示,預計在未來會有更大型的毬藻提供以豐富展示內容。圓滾滾的毬藻在缸中隨水流滾動的模樣非常療癒人心,長期深受大小朋友喜愛,下回經過兩棲爬蟲動物館時,別忘了駐足欣賞圓滾滾的珍貴毬藻。
湖中寶石與神的化身
據台灣博物館介紹,「毬藻」為一種綠藻,只能生長在水質乾淨無污染的環境,由3-4公分長的絲狀體聚集成球狀集合體,毛茸茸的外型讓它成為最可愛的環保指標,日本北海道東部的阿寒湖是目前毬藻最大生育地,「毬藻」也有「阿寒湖的綠寶石」與「湖中寶石」之稱。也被當地原住民愛奴族認為是神的化身。
( 文章出版 11/21 17:08 影片更新 11/21 17: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