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 廠商進場挖導流水道
出版時間:2025/10/24 17:20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目前情況穩定,根據林業與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4)日的監測結果顯示,堰塞湖水位高程為266公尺,距離壩頂溢流尚有3.37公尺的距離。堰塞湖的湖水面積為11公頃,蓄水量約191萬噸(滿庫為230萬噸),天然壩體積為32萬立方公尺。花蓮分署表示,堰塞湖水位穩定、壩體無異常,且壩體底部有穩定滲流現象。經逐日空拍照片比對,滲流情況並無加劇,因此對下游居民暫無直接威脅。不過,由於溪水仍持續從台8線靳珩隧道至魯丹橋溢流,該道路將持續維持封閉。
堰塞湖降壩工程啟動 第一階段採自然削弱壩體 若效果有限將降挖
燕子口堰塞湖的降壩工程已迎來新得標廠商,並於今日起進場施工。花蓮分署說明,第一階段工程將採取刷坡與開設導流水道的方式。若導流水道能順利引導水流,水流將可自然削弱壩體。
花蓮分署指出,若第一階段的自然削弱成效有限,將啟動第二階段降挖作業,進一步降低堰塞湖的水位與蓄水量,確保安全。花蓮分署未來將持續監測水位、降雨量變化、壩體滲溢及橋面溢流等狀況,若發現有危險,將立即發布緊急通報單、細胞廣播簡訊等,通知各單位及民眾加強警戒。
昨日午後解除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警戒
花蓮分署昨指出,由於壩體由大理岩塊與崩解土砂組成,整體透水性低且結構穩定,底部亦穩定滲流,經連日空拍比對未見明顯變化。
另外,成大防災研究團隊比對錦文橋處之「降雨-逕流」、「逕流+極端潰決流量」、「25年重現期設計洪水量」、「50 年重現期設計洪水量」,顯示在未來48 小時逕流加上極端潰決流量條件下,仍小於上述計畫之洪水量,在既有河防設施確保下,致災風險較低。
在花蓮分署與成大團隊制定的「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警戒發布避難解除機制表」,目前水位亦未達警戒值。參酌中央氣象署預測降雨量以及各項監測數據,堰塞湖水位穩定,滲流無加劇,於昨日13時30分發布解除警戒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