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教育部13篇「識讀中國」教材完成 老師可不用!9月陸續上路
【記者王良博/嘉義報導】教育部先前拋出,將編撰識讀中國大陸的教材,教育部主秘林伯樵今(9)日表示,目前已經完成13篇內容編撰,正在針對審查意見進行修改,此教材為老師補充教材之用,不放入課本,教師未使用也不會遭受懲處,相關教材預計9月開學後就會陸續上路。

面對中共威脅,先前教育部宣布,要編撰識讀中國大陸威脅的相關教材,但也強調僅當成補充教材,老師可以不使用。
114年度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今起一連兩天在嘉義舉行,今天會議結束後,教育部長鄭英耀、主秘林伯樵等人,接受媒體聯訪。
針對識讀中國大陸教材的製作進度,林伯樵表示,目前已經完成13篇內容編撰,也經過初步審查,編輯團隊正在針對審查意見進行修改,後續會讓老師可配合現行課程使用,像是老師教學到民主制度課程,可以有額外實例用於授課,目前也開始進行教師增能研習,未來會讓更多老師能參與研習。

他也說,教材的設計希望引導學生討論,讓學生進行議題思辨,而非給予學生明確的對錯觀念,例如說先前台灣在12強棒球賽獲得佳績,但學生可能會好奇展示國旗相關議題,就可用此教材來討論,我國面臨的國際情勢。
林伯樵強調,教材內容僅作為補充教材,提供老師使用,不會放入課本,老師也不會因為沒有使用而遭受懲處。媒體追問,是否會將此一補充教材列入考試,林伯樵說,不會要求老師要怎麼出題,教材僅作為參考之用。
至於識讀中國大陸的教材何時上路,林伯樵稱,9月開學後就會陸續上路,但因還有審核程序,避免出錯,不會同時推出13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