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台灣經濟暢旺!估今年底人均GDP超越韓國 學者示警2隱憂

財經
2025/09/15 19:26
陳力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根據韓國媒體《韓國經濟新聞》(The Korea Economic Daily)報導,韓國今年的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預計將達3萬7430美元,低於台灣預估的3萬8066美元,這將是22年來台灣首次超越韓國。分析師認為,這主要歸功於台積電在全球人工智慧(AI)供應鏈中扮演關鍵角色,帶動台灣科技產業的強勁成長。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在國泰金的經濟展望發表會上表示,這項數據是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肯定,但亮眼數字背後卻也有2大隱憂。

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國泰金提供 zoomin
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徐之強。國泰金提供

中央社報導,國泰金今天下午舉行第3季台灣「經濟氣候暨金融情勢」展望發表會,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國泰台大產學合作計畫主持人何耕宇、協同主持人徐之強皆出席。媒體關注,韓媒報導韓國2025年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今年可能被台灣超車,雖然數字亮眼,但背後是否有隱憂?

人均GDP速升背後兩大隱憂:少子化與產業過於集中

儘管人均GDP數字亮眼,但徐之強也點出背後的兩大隱憂。第一、首先是台灣的人口負成長。徐之強解釋,人均GDP是以GDP除以人口數,當分母(人口)縮小,即使分子(GDP)沒有成長,人均GDP也會自然上升。他強調,台灣若要維持經濟動能與創新優勢,各個產業都需要人才,人口問題是必須正視的挑戰。

第二個隱憂是台灣產業過度集中。徐之強指出,台灣的經濟成長主要受惠於半導體與AI產業的帶動,導致產業集中度過高。雖然目前科技產業景氣大好,但若未來AI投資過剩或景氣下滑,台灣受到的衝擊可能也會最大。他強調,台積電雖然對台灣很重要,但「台灣不能只有台積電」,應推動產業均衡發展,如金管會主委彭金隆所提出的將台灣打造成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等目標。

南韓受建築業低迷等因素影響,今年的成長預測已下調。圖為南韓平澤港口7月底停放大量預備出口的汽車。美聯社 zoomin
南韓受建築業低迷等因素影響,今年的成長預測已下調。圖為南韓平澤港口7月底停放大量預備出口的汽車。美聯社

美國聯準會降息在即 新台幣未來走勢備受關注

針對外界預期美國聯準會(Fed)將在9月降息,徐之強分析,降息後新台幣可能走升。他認為,除了聯準會降息之外,還有兩個因素可能帶動新台幣走揚:一是台灣7、8月出口表現亮眼,廠商手中美元增多,若進行拋匯將推升新台幣;二是近期台股創新高,外資匯入也會助長新台幣升勢。不過,徐之強也補充,新台幣的整體走勢仍需看亞洲貨幣對美元的整體升貶幅度而定,無法單獨評估。

國泰金投資長程淑芬也對此表示,美國降息只是影響匯率的單一因素,匯率走勢還需綜合考量國際資金移動等諸多因素。她也認為,只要台灣明年經濟成長率能維持在2%以上,便屬於健康成長,民眾無須過度擔心股市走勢。

國泰台大團隊上調台灣今年GDP,研判8成機率落在3.8%至5.0%(原1.6%至3.5%)。國泰金提供 zoomin
國泰台大團隊上調台灣今年GDP,研判8成機率落在3.8%至5.0%(原1.6%至3.5%)。國泰金提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人均GDP # 少子化 # 產業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