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台大團隊上調今年GDP至4.5% 央行降息、鬆綁房市最快等明年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受到關稅豁免期提前拉貨及AI熱潮,台灣今年出口成長超乎預期,前8月成長超過20%,國泰台灣團隊大幅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由2.8%上調至4.5%、上看5%,通膨則因景氣放緩而降低至1.6%。2026年則因關稅負面影響逐漸浮現,加上基期墊高,GDP成長為2%,台灣最快降息要等明年,央行不動產管制鬆綁也要看明年狀況。 2025/09/15 17:29 財經 地產房市
醫界永續大作戰!豐原醫院力推「低碳飲食」蔬食日 年減碳30公噸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與資源有限的挑戰,衛生福利部醫療及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會今(10)日於豐原醫院舉辦「永續創實意挑戰競賽」,共吸引全台26家所屬醫院參與。醫福會副執行長林名男指出,此競賽旨在透過跨院交流,激發各院在醫療治理、資源管理與社會責任上的創新思維,推動醫療照護的永續發展。 2025/09/10 14:08 生活 醫藥
大學境外生數接近疫前水準 越南年增1.2萬人!緬甸成第7大生源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教育部公布113學年度大專校院的境外生統計資料,境外生總數已達12萬3188人,接近疫情前的水準,其中,越南是境外生來源第一大國,且一年就增加近1.2萬人,年增率42.4%。另外,緬甸因軍事動盪、徵兵政策影響,當地華裔學生尋求出國學習機會,因此緬甸境外生也增加,成為第7大境外生來源國。 2025/09/05 17:10 生活 文教
1個小孩220萬! 南韓企業祭高額津貼催生見效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財經媒體彭博報導,過去南韓生育率僅0.75在全球墊底,也就是每個婦女平均僅生0.75個孩子,遠低於維持人口所需的2.1個,以這速度南韓人口到2072年僅剩現在的1/3,不僅國家稅收不足,老人沒有人照顧,軍隊唱空城,然而政府發錢、減稅、補貼婚育宅,多管齊下成效仍然有限。近年南韓企業也加入利誘生育的行列,不僅吸引優秀人才跳槽,南韓生育率居然出現起色了! 2025/09/05 11:00 國際 熱搜話題
政府要出手了!修法禁房東無理漲租 租補加碼、婚育宅可入住12年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央擴大租金補貼」計劃上路3年,深受好評,繼2025年加碼升級,補助戶數擴增至70萬戶,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表示,預計明年起租補加碼幅度往上調升,並且每年給婚育宅房客6千元,用於修繕、屋內配件讓住戶住得更安心;針對租屋市場長年亂象,政府也將修法明定租金合理調整幅度、給予租客租期保障,相關修法內政部預計9月底提出草案。 2025/09/04 08:09 政治 黨政要聞
爭取寶寶設籍台北!蔣萬安拍板 放寬2類新生兒獎勵金申請期限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長蔣萬安昨(2)日在市政會議拍版通過「生育獎勵金發放辦法」修正草案,針對早產新生兒得以預產日計算設籍時間及放寬國外出生新生兒獎勵金申請期限,將於9月中旬發布實施;蔣萬安表示,期盼透過辦法修訂,爭取讓新生兒更容易設籍在台北,或是用其他方式來引導或解決少子化問題。 2025/09/03 15:13 政治 首都風雲
獨家|不只竹科錄取率制霸全台!這所實中也勝傳統名校 2大關鍵吸生源 【記者王良博、王志弘、王煌忠/綜合報導】國科會設有竹科實中、南科實中等「園區實中」,近年招生亮眼,像是竹科實中穩居竹苗第一志願、屏科實中錄取積分也超車屏東高中,不過,中科實中、南科實中等錄取門檻則仍稍落後於傳統第一志願高中。整體而言,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還有學校的發展特色、校風,都是影響學生、家長選擇的因素。 2025/09/01 07:00 生活 文教
少子化卻還缺教師!作家3點曝無教職意願真相 最可怕害人「尊嚴喪盡」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明(9/1)天就要開學了,但全台鬧教師荒!日前傳出有學校需招考45次才找到代理老師,如今花蓮縣還有15校國中小學校找不到代理老師,大唱「空城計」,全台公立中小學代理教師缺額約412名。少子化的今時今日,居然還教師人數不足?親職作家張念慈4點分析指出,現在最慘的是,正式老師也徵不到,根本沒有人想當老師! 2025/08/31 12:30 生活
115學年升大學檢定英聽校系公布 申請入學剩27系組參採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近年升大學各招生管道,採計高中應聽測驗成績的校系越來越少,今(29)日115學年度繁星推薦、申請入學及分發入學管道,檢定英聽成績校系公布,繁星、申請入學各有35個及27個校系採計,分發入學則有19個校系採計,都比前一學年度減少。 2025/08/29 13:54 生活 文教
明年健保總額逼近1兆元 衛福部長石崇良:漲保費機率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高齡化社會加上新藥、新科技快速發展,醫療支出勢必不斷增加,少子化卻讓可負擔健保費的人變少,健保財務壓力沉重,明年健保總額以高推估試算將近1兆元,準衛福部部長石崇良8/28被問及任期內是否是否調漲健保費,他表示不確定自己任期多久,如果只做一年,從客觀數據來說「明年漲保費的機會很低」。 2025/08/28 21:38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