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捷運踹老人!醫怒批政府諂媚民意不刪博愛座 煽風點火放任公民互鬥

生活
2025/09/30 18:10
陳力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力維、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北捷「優先席」(舊名博愛座)再度鬧出肢體衝突,真正成為民眾打趣的「搏鬥座」。昨(9/29)日傍晚4點許,北捷發生車廂內仍有空位,銀髮婦人卻執意要求優先席座位年輕乘客讓座,甚至以手提包揮擊對方,結果乘客起身猛踹老婦人,過程被一旁其他目擊乘客拍攝影片PO網,引起一片嘩然。對此,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怒批「博愛座改成優先席,根本沒有用」,政府諂媚民意不刪除博愛座,放任公民惡鬥,讓年輕人跟長輩各自以扭曲的、過時的正義感相互對抗,「各自認為自己有理,當然就打得更厲害了。」

過去大眾運輸工具常設博愛座,即使現行改稱「優先席」給有需要的人使用,卻仍經常出現美意遭到扭曲誤解,釀成乘客爭執衝突。圖為改制前北捷博愛座(深藍色座椅),資料照片/林林攝 zoomin
過去大眾運輸工具常設博愛座,即使現行改稱「優先席」給有需要的人使用,卻仍經常出現美意遭到扭曲誤解,釀成乘客爭執衝突。圖為改制前北捷博愛座(深藍色座椅),資料照片/林林攝

沈政男:厭世感成「厭老」表徵 道德勸說難以影響現代國民

沈政男在臉書發文,批評這是扭曲的正義感、罪惡感與厭世感在社會中氾濫的結果。他指出,捷運博愛座即使改名為「優先席」也無法解決問題。他分析,幾十年來,社會教導國民讓座給長者,但近年來,年輕一代普遍對社會失望,興起厭世感。當他們坐在博愛座上,被代表其眼中「既得利益者」的老人家要求讓座時,便會極度不高興,進而發生爭執甚至肢體衝突。

他認為,厭世感使得社會不只興起「厭童」氛圍,捷運踹老婦的「一大腳」更是台灣社會「厭老」的表徵,累積數百年來的敬老傳統,只需一個世代就可能敗光。在厭世感充斥下,道德勸說難以奏效,因為許多人已不在意他人感受,只在乎實質利害。

扭曲的正義感V.S.過時的正義感

沈政男進一步指出,在厭世感之下,還會出現扭曲的正義感,例如交通檢舉達人。這種扭曲的正義感也驅使一些人靠攏政治議題,以為在街頭吶喊或網路上謾罵就能改變社會。而扭曲的正義感背後是罪惡感,認為不出面阻止錯誤就是幫兇,而政治人物、政黨甚至政府體制則會利用這種集體情緒,將攻擊力道導向政敵。

他批評,老人家要求讓座是趕不上世代變化的過時正義感,本應由政府出面協調與緩衝世代矛盾。然而,政府不僅沒這麼做,還「搧風點火」,將博愛座改為「優先席」,並刪除原來的讓座給老弱婦孺字眼,改成「請讓座給『有需要』的人」。

過去博愛座屢傳肢體衝突爭端<
網友惡搞把博愛座P圖成搏鬥座,要人先打一架再說。翻攝自社群Threads zoomin
過去博愛座屢傳肢體衝突爭端< 網友惡搞把博愛座P圖成搏鬥座,要人先打一架再說。翻攝自社群Threads

轟政府諂媚民意刪除「老弱」字眼 放任公民惡鬥

沈政男質疑,「有需要」的定義模糊,甚至連肚子痛、心情不好都算在內,實為迎合年輕人訴求。他也批評捷運公司稱「有些人的需求是看不出來」的說法是「差矣,看不出來,就是沒有」。沈政男建議,真正有看不出需求者應向服務台申請證明,如同身心障礙證明。他最終批評政府體制諂媚民意,放任公民相爭惡鬥,只要不影響選票,就不在乎,導致標牌圖案與文字各自解讀,使衝突更加激烈。

北捷公司3點回應

一、9/29下午約4點許,信義安和站往淡水方向一部列車,有旅客按壓對講機表示有2人因優先席起爭執,站長接獲通知上車處理,未影響營運。

二、優先席係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設置,提供給有需要的旅客使用。呼籲旅客發揮同理心,讓乘車環境更加美好。

三、提醒旅客如遇任何異常狀況,列車上透過對講機通知行車專員或行控中心,在車站請通知站務人員,或是利用台北捷運AI智慧客服通報,將儘速派員前往處理。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北捷上月底前已全數完成「優先席」告示換發(左圖),北捷提供。交通部公共運輸監理司司長胡迪琦手拿提示宣導「優先席」(右圖),陳怡文攝 zoomin
北捷上月底前已全數完成「優先席」告示換發(左圖),北捷提供。交通部公共運輸監理司司長胡迪琦手拿提示宣導「優先席」(右圖),陳怡文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捷運踹老人 # 北捷 # 博愛座 # 優先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