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823公投|在安全與經濟上找平衡:2000萬公民決定核三命運

政治 黨政要聞
2025/08/21 07:00
法亞施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電核三發電廠停機3個月後,全國公民2千萬餘人將共同決定核三廠的下一步,藍綠白立委在投票前特別赴核三考察,恆春地方鄉親衝到廠外,抗議公投案「霸凌」屏東人,這場公投的背後,是賴政府和在野陣營對能源話語權的競爭,也重新檢視國內擁核vs反核民意,根據公投法規定,823需有500.5萬人投下同意票,且多於不同意票數,「重啟核三」公投案才通過。

核三廠位於墾丁海域,今年5月全廠正式停機,公投將決議它是否有機會死灰復燃。法新社 zoomin
核三廠位於墾丁海域,今年5月全廠正式停機,公投將決議它是否有機會死灰復燃。法新社

公投通過門檻:500萬523人同意

民眾黨立法院黨團提出「重啟核三」公投案,引發了輿論對核電、去核電的又一次強烈交鋒,從國會、電視辯論會、政黨記者會、宣講掃街等不下百場場子,朝野、企業及民間組織為了屏東恆春「核三廠」吵翻天。

此公投案主文:「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根據中選會公布資料,年滿18歲具公投投票權人共計2000萬2091位,依公投法定門檻,有效同意票數應達投票權人總額25%(500萬523人),且多於不同意票數,公投案才通過。

藍召委葛如鈞在公投前安排考察核三。取自葛如鈞臉書 zoomin
藍召委葛如鈞在公投前安排考察核三。取自葛如鈞臉書

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國民黨籍召委葛如鈞選在投票前(20日),安排考察核三廠再繼續運轉的整備情形,藍綠白立委不缺席,葛說,核三周邊與全國約有七成支持重啟核三,呼籲大家用選票告訴政府「台灣需要穩定、低碳、價格合理的電力選項。」

恆春鄉親到核三廠門口抗議公投案。綠委徐富癸提供 zoomin
恆春鄉親到核三廠門口抗議公投案。綠委徐富癸提供

立委大陣仗突襲考察消息在恆春傳開後,鄉親憤怒,屏南社區大學江國樑校長號召30多位在地居門趕赴核三廠門口抗議,江國樑痛斥,這起公投已經是不公平、不正義,如今國民黨還要透過「立院考察」的手段,企圖製造輿論、影響公投結果,是對屏東人最赤裸裸的霸凌,一行人聲嘶力竭喊「不要欺負恆春人,不要霸凌屏東人!」「核三重啟不同意,恆春半島不同意!」

鄉親高喊「不要霸凌屏東人」。綠委徐富癸提供 zoomin
鄉親高喊「不要霸凌屏東人」。綠委徐富癸提供

競逐能源話語權!童子賢讓在野叫好

這場公投的背後,不僅是賴政府和在野陣營對能源話語權的競爭,也觸及資本市場的討論,最占盡風頭的非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莫屬,他身任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副董事長,挺身而出代表正方、槓上賴政府,童質問,OpenAI、Google、微軟、Meta、Amazon等國外企業都投注核能發展研究、購買核電,台灣為什麼要落後?

童子賢代表「核三重啟」公投案正方,屢公開質疑賴政府能源政策。資料照。李柏毅攝 zoomin
童子賢代表「核三重啟」公投案正方,屢公開質疑賴政府能源政策。資料照。李柏毅攝

童子賢重話批評,非核家園讓台灣的能源韌性變差,讓台灣的產業競爭力變差,讓台灣的民生用電、繳費負擔變重,非核家園已經違反科學理性,落後於世界潮流。聽得在野及支持者鼓掌叫好,甚一舉躍上台北市長蔣萬安心中的最佳閣揆人選。在童子賢及教授梁啟源與3位核三廠前廠長號召下,吸引來自經濟、法律、能源、政治、國防、工程界專業人士、企業界等共238人響應「核三延役、穩定供電」連署活動。

公投電視發表會壓軸場,童子賢對上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資料照。李柏毅攝 zoomin
公投電視發表會壓軸場,童子賢對上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資料照。李柏毅攝

另一頭,台灣蠻野生態協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台灣永社、環境法律人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灣法律學會、台灣教師聯盟、台灣北社等8個民間團體及216位法律界、學界人士也發起連署反對核三重啟。他們擔憂,核三廠有恆春活動斷層通過,過去40年核三廠核安紀錄不良,跳機、輻射污染、起火狀況不斷,因此不應冒險重啟停機1年多(1號機)及3個月(2號機)的「超齡電廠」。

至於執政團隊的立場,從府院黨到核三廠的業主台電均重複論述,對核能政策秉持「兩個必須」、「3大原則」,核安會將訂定安全檢查的程序,台電再依此啟動核電廠的安全體檢程序,並掌握核安要確保、核廢料有解、全民高度共識3原則。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在電視辯論會上,直指公投主文「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不符合程序上的要求,一來,電廠展延使用執照時間,需遵照一定程序;再者,確認無安全疑慮,是得先經過繁複程序的檢驗,不論設備老化狀態、是否足堪重任、殘留風險,乃至建廠時沒發現的風險因子、又如何透過工程科學手段降低,檢驗後都需將風險跟國人報告。

曾文生認為公投主文本身就不符程序上的要求。梁建裕攝 zoomin
曾文生認為公投主文本身就不符程序上的要求。梁建裕攝

3項回饋金檢視

盤點連月來的論述激戰,正方普遍關切電價、能源自主、空汙,認為去核電是台電財務虧損連連原因;反方恐懼核災重演、訴求先解決眼下的核廢料問題,認為能源轉型不能回頭,加速發展再生能源才是未來趨勢。

屏東綠委鍾佳濱提出另一個角度思考,台電要25年才能把電廠設施轉化為非電廠設施,外地人關心核電要不要重啟,無論結果,用過的燃料棒還是繼續放在那裡,恆春人更關心的是恆春的未來,恆春要有產業商機、就業機會、經濟發展,以及除役的25年期間,地方有沒有補助回饋,他強調「恆春的未來跟核三的未來是不一樣的。」

鍾佳濱。林林攝 zoomin
鍾佳濱。林林攝

關於回饋金,鍾佳濱解釋,1種是「敦親睦鄰費」,具鄰避設施的企業如中油、台電等,不管國營或民營,對設施所在地的民眾、社區所給的回饋;第二種是「協開基金」,有發電、售電,就回饋地方,現在核三廠停機、台電沒有售電收益,這筆就沒有了。

第三種回饋則是「核後端」,核三廠當年建廠、營運後就開始存這筆錢,供未來除役使用,除役期程要25年,包括拆設施、運走燃料棒,期間彌補地方所受到的影響,而這也是接下來恆春人能拿到的錢。至於核後端存了多少錢、如何分配、給地方多少,必須看未來台電的完整報告。

核電死灰復燃一線生機

台灣四座核電廠,新北市擁3座分別是位於石門區、萬里區的核一廠、核二廠,以及貢寮區的核四廠,前2座分別在2019年、2023年完全停機除役,核四則因2021年「商轉公投」未通過,因此機組未啟用。

核三廠1、2號機組去年7月、今年5月相繼除役,全台核能發電歸零,此次公投得重新檢視「擁核」、「反核」民意,依《公投法》第30條規定,政府機關在兩年內不得變更公投複決結果,公投若通過,將對政府有拘束力,總統、權責機關應採取必要處置,以實現公投內容。

歷來2核能公投:1通過、1否決

歷屆公投之中,有2案跟核能有關。2018年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領銜發起「以核養綠」案,主文是「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該公投獲近590萬的同意票數、且超過投票權人數25%的門檻,公投通過,立法院依照公投結果修改電業法,刪除該條文。

2021年黃士修再度領銜發起「重啟核四」案,盼將馬政府時期封存的核四重啟,主文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投票結果,不同意票426.2萬張,同意票380.4萬張,公投未通過。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核三廠 # 公投 # 屏東恆春 # 童子賢 # 鍾佳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