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發疏散避難警報!季連成:要求花蓮縣府檢討 撤離2大準則一次看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溢流釀災,今(8日)早7點57分花蓮發生芮氏規模5.0地震、最大震度4級,震後5分鐘,光復、鳳林等地區民眾收到緊急疏散避難的警報簡訊。
行政院設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今早表示,「是縣政府的誤發」,「我要責成的花蓮縣政府要去檢討一下警報系統發放的一個標準」。
誤發撤離警訊
花蓮吉安鄉上午7時52分發生芮氏規模5地震,5分鐘後,光復地區民眾都收到內容為「附近地震震度達5級以上,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有壩體破壞疑慮,請光復鄉、鳳林鎮及萬榮鄉保全區域緊急疏散避難」的緊急警報簡訊。上午8時38分再度發布緊急警訊「經觀察堰塞湖監測影像,狀況穩定,解除警報,民眾無須恐慌」。
季連成今早記者會表示,「今天早上大家收到的警告系統 CBS 的系統的警告系統,鳳林還有光復還有萬榮鄉的撤離,是縣政府的誤發的一個訊息。」撤離計劃中有特別強調是震度五弱的時候,才會發布撤離計劃,啟動緊急撤離。

季連成要求花蓮縣府檢討
地震強度五弱跟五強,現在沒有五級,沒有達到五弱,不可發布CBS的警告系統,季連成說,「今天早上的警報,一個誤發的現象。這個是我要責成的花蓮縣政府要去檢討一下警報系統發放的一個標準,一定要按照這個中央政府所規定的數據來發布」。
早上震後,季連成立刻啟動了無人機的觀測,湖面跟溢流的口都沒有什麼異狀,都是正常的,周邊山壁也沒有崩塌的現象。

發布徹離警訊2準則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長陳建村指出,會遵照中央前進協調所的提示, 在相關的作業上一定要確認是光復鄉,特別在光復商工這裡有一個地震測報站,必須是這裡的震度達到五弱才發布提醒跟通知,不是花蓮縣的其他鄉鎮市達到五弱就發。
另,除了地震,若當地雨量超過200毫米時,也達到撤離條件。

救災工作--側溝清理
救災工作持續,季連成說,今天的工作重點仍然是所有的側溝的清理工作, 整個災區的側溝的長徑大概是30公里,目前工作的進度大概是今天是10公里,已經達到10公里。預計今天會有2至3公里一個進展,很正常的進行。
目標在10月10日到10月15日之間完成所有側溝工程。側溝清理將分為人工(孔道清除)與機械(清溝車)兩階段進行。

水電小組挨家戶檢查
此外,縣府已成立專案的水電巡迴小組,挨家挨戶檢查水電問題,目前災區電力與供水均已恢復正常,供應無虞。
環境部也調派機動小組,巡迴街道即時清除新發現的淤土與垃圾,呼籲居民將一般垃圾採取不落地原則,交由巡迴的垃圾車處理。

學校復課與收容安置
關於學校復課,季連成表示,光復國中、大進國小及光復國小的復課情況已恢復正常。光復商工因校園地下室淤泥及淤土問題較大,工程機具仍在處理中因此採線上上課,目標是10月13日恢復實體課程。
收容安置方面,大進國小仍有121位居民安置。縣府正協調衛福部與原民會,希望能將這批居民轉進到旅宿業者提供的民宿、旅社或飯店等更舒適的環境,將校園空間還給學生,讓他們的上課狀況能夠快速恢復正常。

指揮中心每天3場會議
季連成重申,為確保救災機制運作順暢,指揮中心持續維持每日三場會議:早上八點半的工作會議(掌控進度)、下午四點半的工作檢討會議(規劃隔日兵力派遣)以及晚上七點的國軍前進指揮所會議(調派軍方兵力)。透過這些多層次的會議,救災單位之間的溝通管道暢通、步調一致、協調統一,目標只有一個:盡快恢復居民的正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