鏟土突倒地!「鏟子超人」熱衰竭全身紅 醫緊急冰敷降溫搶救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因颱風樺加沙帶來豪雨發生溢流,導致光復鄉多處淹水,隔天起多名「鏟子超人」自發性前往救災,但救災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名壯男在鏟土時就突然倒下,上半身發紅,心跳達每分鐘120多下,醫師擔心發生嚴重熱中暑等不可逆之憾事,幫他緊急降溫,從死神中搶人。
超人們熱心湧入花蓮光復救災,不過花蓮天熱、災區東西四散易受傷,一定要適時補充水分。國軍花蓮總醫院指出,一名健壯的中年男子,日前在鏟土過程中突然倒地,當時體溫高達38.5℃、收縮壓僅90mmHg、心跳每分鐘高達120多下。
國軍花蓮總醫院醫療站擔心熱衰竭案例隨時可能進展成嚴重熱中暑等不可逆之憾事,立即啓動熱傷害處置流程,除去男性外衣,在頸部、腋下、鼠蹊等大動脈處給予冰敷降溫,並使用噴霧器與電風扇加強散熱後注射點滴,即時補充水份跟電解質,俟症狀(體溫、心跳)逐漸好轉即逕送醫院做後續觀察。

何謂熱衰竭
「熱中暑、熱衰竭」均屬熱傷害症狀的一種,在炎熱天氣中未適時補充水分就容易發生,應保持涼爽、補充水分和注意身體狀況提高警覺。若遇到熱傷害,應掌握急救5步驟,首先將患者移至蔭涼處,並為他脫衣並進行散熱,適時補充水分,確認狀況後立刻送醫。

醫護志工:中暑、熱衰竭人多
有300多位護理師、醫師與急救員組成救護志工團,設立6個救護站前進花蓮,25年資歷的林口長庚醫院護理師Patty表示,近期天氣熱,中暑、熱衰竭情況很多,也有人是觸電昏迷。

超人們注意 救災也要顧身體
「鏟子超人」們第一時間救災,讓災民們心中充滿感謝,但近期也傳出志工任務結束後發燒、甚至得了橫紋肌溶解症,進入加護病房,花蓮縣萬榮鄉衛生所主任王傑熙說,施打疫苗過程中,看到很多熱血的年輕人,他都會建議志工們天氣悶熱、太陽很大,水分一定要多補充,尤其施打疫苗者,為了避免副作用出現,水更要多補充,「再多熱情還是要顧好自己的身體」,他強調,大家輪流幫忙,真的累了或出現不適就趕緊休息,避免中暑或橫紋肌溶解症,千萬不要勉強。
對於出現中暑或橫紋肌溶解症會有哪些症狀?王傑熙說,有些急症不會一開始就有明顯徵兆,但太陽曬久了,中暑前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很暈、很昏、汗無法再流,若有上述症況,或覺得自己快不行了,這時就不要勉強,趕快尋求急救人員或請周遭的人幫忙,他也強調,救災千萬不要一個人,身旁一定要有人幫助,身上要有電話,隨時可以求救。「建議大家很不舒服時趕緊找遮蔽物,甚至沖個冷水澡,保護好自己。」

救災已傳1死
馬太鞍堰塞湖洪災9月23日發生至今2周,已傳出一名災後立刻前往花蓮的48歲挖土機老闆,熱心支援救災,卻在過程中左腳被刺傷,撐到第8天身體難以負荷就醫,因感染併發敗血症不治。殯葬業者遺憾地寫下,「他不是名人,卻用行動寫下最無私的勇氣。」
推薦新聞:憾!「挖土機超人」救災8天受傷引發敗血症 中秋夜不治難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