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業第3季旺季不旺 長榮:第4季有一定量能支撐、明年能見度不高
長榮海運今天表示,第3季旺季不旺,但營運策略調整,量價都還是比第2季微幅成長、第4季有一定量能支撐,價格很難預測,明年能見度不高,變數來自俄烏戰爭是否落幕,長榮將採取多元市場布局。

長榮海運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上半年合併營收新台幣1964.55億元,年增0.76%,歸屬母公司淨利383.16億元,年減18.2%,營業毛利率26.46%,每股盈餘(EPS)17.7元。
長榮海運表示,第3季旺季不旺,但營運策略調整,量價都還是比第2季微幅成長、第4季有一定量能支撐,以歐洲線為例,艙位補足後將恢復正常,中國十一長假後會降溫,11月中回復,12月來到高峰,但整體而言,明年市況能見度不高,供給是增加,變數包括俄烏戰爭是否落幕。
地緣政治及極端天氣都影響海運供應鏈
長榮總經理吳光輝接續說,目前美國存貨量大概是1.2到1.3倍,和過去相比偏低,今年因爲關稅因素,美國許多進口商下單遲緩,導致貨量減少、運價下跌,11月中旬中美關稅談判結果出爐後,會比較明朗。
展望後續,長榮海運表示,經濟成長預測而言,中國、亞洲新興國家相對其他區域好,今年供給大於需求,但海運供應鏈脆弱,供需只是其中1項指標,地緣政治和極端天氣也扮演關鍵角色。
吳光輝表示,今年供給增加6.6%,需求增加2.1%,落差4.5%,但還要看船舶週轉率,主要關注點是看去年的狀況,今年是否延續,第1,紅海危機,目前短期內繞行南非的狀況不會變;第2,塞港問題,去年新加坡和地中海區等歐洲碼頭塞港,今年持續壅塞,只是地區有所改變,今年有中國青島、上海、寧波,以及德國漢堡,船舶等候時間拉長到3天;第3,環保問題,歐盟開徵碳稅,去年是繳40%,今年至70%,明年要100%。
美國線供給過剩不會影響近洋線運價
吳光輝表示,市場並沒有供給過剩的情況,目前租船市場租金還處於歷史高點。
吳光輝評論,美國總統川普過去執政,中美貿易依存度逐年降低,現在仍是進行式,中美貨櫃運輸量成長率會受到壓抑,尤其川普任期內,但船公司航線會調整,布局多元市場,包括南美洲,東亞近洋區間和印度市場等都會健康成長。
此外,他認為,美國線船舶供給過剩,不至於會影響近洋線運價,因為近洋線需求大,且近洋線要靠週轉率,大船效益相對差,不是想加入就可以加入的市場。(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