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家長團體反對廢除校事會議 籲建立大案、小案分流處理機制

出版時間:2025/11/19 11:49
生活 文教
六百 文章
家長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表態反對廢除校事會議,但應建立分流與檢核機制。王良博攝 zoomin
家長團體今天召開記者會,表態反對廢除校事會議,但應建立分流與檢核機制。王良博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不適任教師處理設有「校事會議」機制,但屢遭質疑有濫訴、小案大辦情況。對此,家長團體今(19)日表示,每年校事會議案件量並沒有暴增,也無全面濫訴,但前端分流與協調機制未完備,導致小案與大案混在同一套程序處理,呼籲建立分流與檢核機制,把輕微爭議透過親師溝通與學校既有管道解決,而非廢除校事會議。

國教行動聯盟及全國家長團體聯盟今天針對校事會議議題召開記者會,強調現行制度確有需要調整與精準分流之處,但在沒有更完整、獨立且可替代的制度前,不應輕言廢除或弱化校事會議。

國教盟與全家盟表示,根據統計,每年進入調查或校事會議程序的案件,大致約700件到1000件之間,納入師對生霸凌後也沒有出現暴增,更談不上全面「濫訴」,另外,去年4/17至今年5月底,校事會議投訴案1372 件,受理1124件,其中已結案的769件中,僅26案達停聘、解聘程度,約占全部投訴案件的1.9%,顯示校事會議主要針對極少數重大案件,作為最後關卡,並沒有把大量教師推向解聘邊緣,更談不上「人人自危」式的濫訴風暴。

國教盟與全家盟強調,需要檢討的是前端分流與協調機制尚未完備,小案與大案混在同一套程序處理,造成現場負擔與誤解。

家長團體強調,在沒有替代制度前,不應輕言廢除或弱化校事會議。王良博攝 zoomin
家長團體強調,在沒有替代制度前,不應輕言廢除或弱化校事會議。王良博攝

針對校事會議的制度修改,國教盟與全家盟呼籲,應建立分流處理與檢核機制,把明顯不涉及停聘、解聘、不續聘的誤解或輕微爭議,留在前端透過親師溝通與學校既有管道解決,避免「辦學變辦案」,而非撤除制度。

另外,國教盟與全家盟也說,現有匿名投訴機制遭濫用,應提升受理層級至縣市等級,讓縣市初步進行審查事件是否違背事實,再讓事件回歸校園調查。
 
國教盟與全家盟也呼籲,校事會議與一般懲處應該脫鉤,一般管理或輕微違失,回歸考核、輔導、性平或校安等既有管道處理,校事會議則專辦重大案件,並與教評會、專審會建立「單一事實審認」與明確分流原則,避免同一事實在不同會議重複調查、標準不一。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校事會議 # 家長團體 # 國教行動聯盟 # 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