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喊:太棒了!SpaceX成功試飛 「星艦」火箭部署衛星模型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巨型火箭,周二(8/26)成功試飛,並首次把測試的載荷送上太空。這是星艦第10次飛行,老闆、科技富豪馬斯克開心稱讚研發團隊「太棒了」。

這枚全球最大、推力最強的星艦(Starship)火箭,於當地時間8月26日傍晚18時30分從德州發射升空,在驚心動魄的飛行期間,引擎部分一度出現爆炸跡象,火箭側面的襟翼起火並左右擺動。所幸最終成功部署一批模擬的星鏈(Starlink)衛星,並在高溫和衝擊力的作用下重返地球大氣層,最終濺落印度洋。
《華爾街日報》指出,此次發射任務標誌著123公尺高的星艦自2023年開始測試以來第10次發射,也是在一系列爆炸和事故後迎來重回正軌。
Liftoff of Starship! pic.twitter.com/d6d2hHgMa0
— SpaceX (@SpaceX) August 26, 2025
Splashdown confirmed! Congratulations to the entire SpaceX team on an exciting tenth flight test of Starship! pic.twitter.com/5sbSPBRJBP
— SpaceX (@SpaceX) August 27, 2025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對這枚火箭寄予厚望,未來它將搭載衛星、科學設備升空,最終目標是搭載太空人。馬斯克在星艦成功發射後,在社群網站X平台發文:「SpaceX 團隊做得太棒了!!!」
該火箭設計目標是助推器和飛船都能完全快速重複使用,使其更像飛機而非傳統火箭。 SpaceX憑藉其主力「獵鷹9號」運載火箭在可重複使用性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該款火箭由可多次使用的助推器提供動力。

然而星艦今年的前3次發射都沒有完全照計劃進行,1月和3月的發射在升空後不到10分鐘就失去火箭的最上節,而5月的發射雖然飛行相當遠的距離,但未按計劃濺落印度洋,飛船在升空約45分鐘後重返地球大氣層時解體。
此次發射也兩度推遲,一次是因為地面基礎設施發生液態氧洩漏、另一次是天氣因素取消。
SpaceX面臨自身和外部對更大版本星艦的要求,馬斯克希望明年能把星艦的無人駕駛版本發射到火星,但他坦言要實現這一目標的困難度很高。
預計2027年,星艦的登陸器變異版將準備就緒,搭載航太總署(NASA)阿提米絲(Artemis) 探索計畫的太空人,執行登月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