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指未來人人可享有頂級外科手術 因為機器人可達超人級別精準度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馬斯克最近接受投資人羅恩巴倫(Ron Baron)的訪談,主要圍繞著AI、能源、晶片製造、機器人、Neuralink、個人財富觀及長期願景等議題發表看法。
馬斯克表示,他看到了一條(可行的)技術路徑,將每年100吉瓦的太陽能AI衛星送入軌道,用於為大規模AI提供能源,他稱這可能成為「在非常大規模上運行和供電AI的最低成本方式」,對比之下,美國目前的平均用電負載約為460吉瓦。
IT之家報導,關於AI晶片製造,馬斯克強調,「非常尊重」台積電與三星,特斯拉、SpaceX也都與兩家公司維持合作,特斯拉希望他們能盡可能快速地生產晶片並提升產能規模。但他同時指出,向代工廠詢問建造新晶圓廠所需時間時,得到的答案是「從啟動到投產需要5年左右」。馬斯克形容,「5年對我來說堪比永恆」。
握有特斯拉更多股權可引導公司前進
談到旗下AI模型Grok,馬斯克表示,「據我所知,Grok-4-Heavy目前仍是最聰明的AI」,他也建議用戶親自嘗試,據了解,Grok-4-Heavy 採用「多智能體並行協作」的方式,多個模型同時工作並比較輸出,最終給出結論,且持續改進中。
羅恩巴倫在訪談中指出,馬斯克不是為了金錢或購買豪華生活方式而工作,並提到他對人類生存的關注。當被問及為何需要高比例股權時,馬斯克回應,他主要需要足夠的主導權來「繼續引導公司前進」。
在私人消費層面,馬斯克表示自己沒有渡假屋,僅有一間位於奧斯汀的中等大小住宅,以及在Starbase 的一間小房子。
將推動人類探索其他星系
馬斯克也談到,隨著AI與機器人技術發展,「未來將會實現對人類需求的完全滿足,所有人都能從中受益。」
對於未來的目標,他形容自己的願景是採取能夠「擴展意識到未來」的行動,推動人類探索其他星系,「像《星際爭霸戰》那樣前往從未有人去過的地方」,更深入理解宇宙本質。
Optimus可執行複雜醫療手術
馬斯克介紹腦機介面公司Neuralink最新情況時表示,已有超過10名患者植入Neuralink裝置;部分患者原本無法移動四肢,甚至處於嚴重「閉鎖」狀態;他們現在可以「以與正常對話幾乎一樣快的速度」進行溝通,他表示專案正在持續加速進展。
談到特斯拉人形機器人Optimus,馬斯克認為,未來人人都能獲得最頂級的外科手術,因為機器人能達到「超人級別的精準度」。
他表示,Optimus可執行極其複雜的醫療手術,包括一些因難度過高而人類無法完成的操作;醫療能力的限制源於優質醫生和外科專家數量有限,而機器人可透過工廠製造。馬斯克認為Optimus將在改善醫療可近性與消除貧困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