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沬示警聲四起!不只華爾街擔憂 就連AI企業CEO也承認了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近期不只華爾街關於人工智慧(AI)泡沫的警告聲音四起,就連AI企業高層也承認,他們擔心AI領域正在形成泡沫,這也突顯出該產業對估值飆升的擔憂正日益加劇。
近期一段時間以來,市場在考慮一種觀點,就是資本湧入AI熱潮,導致收入和實際獲利前景不明朗,高估值也因此受到質疑。
外媒報導,事實上,到目前為止,有關估值過高的警告大多來自投資者和金融界領袖。高盛執行長所羅門(David Solomon)和摩根士丹利執行長匹克(Ted Pick)警告稱,隨著一些主要科技公司的估值達到歷史高點,可能出現回檔。
AI公司沒營收估值卻很高
本周在里斯本舉行的網路高峰會科技大會上,那些也在開發AI的公司執行長們也表達類似擔憂。德國AI企業DeepL執行長Jarek Kutylowski在受訪時表示,「我認為這些評估在某些地方被誇大了,我認為有跡象顯示泡沫即將出現。 」
Picsart執行長Hovhannes Avoyan也表達同樣的觀點。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們看到很多AI公司在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估值非常高」,他並補充說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他表示,市場重視那些「只有一些噪音和氛圍收入」的小型新創公司。他指的是那些即使銷售額很低也能獲得投資的公司。
儘管對估值存在擔憂,科技業仍看好AI的長期潛力。Lyft執行長David Risher表示,考慮到AI的潛在影響,有理由維持樂觀,但也承認存在風險。「讓我們明確一點,我們絕對處於金融泡沫之中。這沒有問題,對吧?因為這是一項不可思議的革命性技術。沒有人想掉隊。」
未來5年AI資料中心資本支出達4兆美元
Risher接著指出,金融泡沫和工業前景是有區別的。「資料中心和所有模型創建,所有這些都將擁有非常長的生命周期,因為它具有變革性。它讓人們的生活更輕鬆,更美好…另一方面,你知道,從財務角度來看,目前存在一些風險。」
科技公司的執行長們也談到他們對2026年企業對AI需求的展望,Kutylowski承認,目前有很多需求,也有很多興趣,但他也強調,企業仍在努力採用AI。「我們會取得更大進展,但我認為我們不會達到那種每個企業、每個組織都完全掌握AI的地步。」
儘管人們對估值過高和巨額資本支出表示擔憂,但AI領域的投資似乎並未放緩。創投公司Accel本周發布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新建AI資料中心的容量將達到117吉瓦,這意味著未來5年內將有約4兆美元的資本支出。根據Accel的報告,大約需要3.1兆美元的收入才能抵銷這筆資本支出。
科技巨頭砸重金發展AI有必要嗎?
今年以來,輝達和OpenAI等公司已經宣布一系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交易,主要在開發世界各地的資料中心容量,以滿足不斷成長的需求。但隨著科技巨頭不惜一切在AI領域砸下重金,不禁讓許多人感到疑惑:如此巨額投入真的有必要嗎?科技主管們給的答案是:未必!
Novo Capital的管理合夥人Ben Harburg表示,大型科技公司正在討論的未來投資數字可能被誇大了。他說,「我們聽到一些瘋狂的頭條數字,說需要多少能源,需要多少晶片。不過,我再次認為,與前端、實際的產品前端相比,這可能更像是一個泡沫在發酵。」
他說,「我認為我們開始意識到,數據中心可能過於繁榮了。我想,就連阿特曼也會私下承認,他們需要的晶片比最初計劃的少,他們需要的資金比最初計劃的少。它們需要的能量比最初設定的要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