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新加坡大獎賽經濟效益分配不均 去留成爭議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F1(一級方程式賽車)新加坡大獎賽今天(10/5)晚間將在濱海灣城市街道風馳電掣登場,儘管專家估計3天活動可望為新加坡帶來1.3億新幣(約31億台幣)觀光收入,但小商家跟普通市民根本分不到這杯羹,且舉辦賽事的成本上看1.4億新幣(約33億台幣),6成由新加坡政府負擔,不少人質疑合約2028年到期後是否還要續約。
新加坡旅遊局官員表示,F1新加坡大獎賽從2008年首次舉辦以來,吸引逾72萬外國遊客到訪,為旅宿、餐飲、零售等各行各業帶來22億新幣(約519億台幣)的營業額。
此外,新加坡逾700間大小公司承攬F1賽事相關業務,包括照明、外燴、保全、票務等,每年為新加坡帶來3萬個工作機會,還有900名學生接受導覽、餐旅業等培訓,且從2008年至今全球逾10億人收看賽事轉播,等於是向全世界宣傳新加坡,該名官員認為應繼續辦下去。
馬來亞銀行(Maybank)經濟師李順榮告訴中央社,「旅遊業對新加坡的作用,是建立更多元的經濟支柱,使經濟較能抵禦全球貿易波動、貿易放緩和金融週期等影響。」MICE(指Meeting會議、Incentive獎勵旅遊、Convention大會和Exhibition展覽)活動的溢出效應,能提升新加坡的品牌形象,進而吸引更多活動到來,也有助於展示本地企業的實力,拓展海外市場。

但經濟學家特斯拉(Walter Theseira)表示,隨著新加坡生活成本上漲,不是所有人都樂見F1續留新加坡,「如果你的工作和生意跟F1八竿子打不著,也不看賽車,那麼續辦F1賽車只代表著塞車和封路等麻煩。」
小商家也指出,F1大獎賽對生意幫助有限,觀眾大多只會光顧賽道周邊的高檔商家,「F1 的觀眾大多社經地位較高,喜歡在旅行時奢侈一下,偏好光顧高檔、花俏的店家,知名餐廳或網路夯店比較會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