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揭曉前夕川普挨批! 想拿獎卻遭轟對學術自由毀滅性威脅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就在科學家正為下周起陸續揭曉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做準備之際,頒獎機構1名高層日前語重心長提出警告,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學術自由正受到的毀滅性威脅,並指出政治干預可能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路透社10月3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年二度入主白宮後推行或提出一連串措施,有批評人士認為這些舉措將阻礙教育和科學研究。負責頒發諾貝爾化學獎、物理學獎和經濟學獎的瑞典皇家科學院副院長恩斯特倫(Ylva Engstrom)直言,川普政府的改革之舉相當魯莽。
她向路透社表示,「我認為,無論從短期還是長期來看,這些都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影響。學術自由,是民主制度的支柱之一。」
川普自認應獲和平獎、專家看衰
恩斯特倫同時也是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聯合會的董事會成員,儘管身為瑞典皇家科學院副院長,但她並未加入負責頒發化學、物理學或經濟學獎的3個委員會任何一個。
諾貝爾獎被視為全球最負盛名的科學獎項,將於周一、10月6日起陸續公布生醫獎、物理、化學、文學及和平獎,最後於一周後揭曉經濟學獎得主。
川普曾多次表示自己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但專家表示他獲獎的機會非常渺茫。
白宮堅稱減少浪費促進美科學創新
同時,川普政府也一再否認扼殺學術自由,稱其措施將減少浪費,促進美國的科學創新。
報導指出,川普提議削減預算的機構,包括隸屬於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的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此為全球最大的生物醫學研究資助機構。川普還希望解散教育部,以削弱聯邦政府在教育領域的角色,讓各州當局加強監管。
川普政府也宣布將優先撥款給專注於「愛國主義教育」的計畫,並要求各學校將海外學生的入學率限制在15%以內。
針對種種措施,身兼瑞典皇家科學院研究政策委員會主席的恩斯特倫批評:「就研究而言,這將大幅削減美國科學家的科學研究能力、被允許展開的研究工作、發表的論文以及獲得資助的領域。因此,這將產生重大影響。」
對此,白宮強調,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科學研究資助國,「政府在研究經費和簽證項目中針對浪費、欺詐和濫用行為的削減,將增強美國的創新和科學主導地位。」
另一方面,川普政府近幾個月來也摃上美國幾所知名大學,其中一些學府的教授可能在未來數天成為諾貝爾獎新得主。川普以不滿校方放任因力挺巴勒斯坦而在校園掀起反猶太行動、校園多元化和跨性別政策等問題,停止向大學提供聯邦資金。
■相關新聞:
川普削減哈佛大學675億經費踢鐵板 法官裁定違憲

諾獎得主警告不利經濟成長
不過諾貝爾獎得主警告稱,這些措施將拖累經濟成長。英國出生的美國經濟學家強生( Simon Johnson),因研究證明了政府制度對於國家繁榮的重要性,於2024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他表示,雖然現在判斷川普的行動會如何影響學術自由還為時過早,但它們肯定會阻礙經濟成長。
■相關新聞:
英美3學者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研究政府制度差異影響國家貧富
目前在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擔任教授的強生說:「這些政策絕對、毫無疑問非常負面,尤其不利於創造就業機會。」
他認為所有工程和科學類活動都將受到影響,並指出生命科學目前是特別活躍的領域,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面臨著巨額經費削減將有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