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專訪|百年老店蛋黃酥革命!郭元益五代接班人 「公車上聽阿伯一番話」讓他回來了

生活 食尚
2025/09/24 07:00
美樂蒂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一年一度中秋節到來,最應景的美食非月餅莫屬。台灣糕餅業龍頭「郭元益」至今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最初以喜餅打響名號,現在由第五代接班人、46歲的郭元益食品副總經理郭建偉經營,他接受《知新聞》專訪,從小在工廠、聞著糕餅長大的他,看到了消費者口味與喜好的變化,爸爸一度無法理解兒子研發出「少了豬油的蛋黃酥」,不僅跳脫台式糕點的框架,在這相機先吃的時代,也成了「傳承」最大的挑戰。

《知新聞》專訪台灣糕餅業龍頭「郭元益」第五代接班人郭建偉。梁建裕攝 zoomin
《知新聞》專訪台灣糕餅業龍頭「郭元益」第五代接班人郭建偉。梁建裕攝

郭元益第五代郭建偉:從小有吃不完的糕點

糕餅老店「郭元益」創立於1867年,是來自福建漳州的郭家傳人,以郭家祖厝「元益」二字命名,從台北士林發跡,至今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穩占台灣喜餅龍頭名號,現在由第五代接班人、副總經理郭建偉經營。

郭建偉出生於1979年,他對家裡的印象,就是從小就有吃不完的糕點,「那時候1970、1980年代,台灣糕點還沒有那麼盛行,有源源不絕的台式西式糕點、生日蛋糕、波士頓派可以吃。」

在糕餅世家中長大的他,國小寒暑假也必到工廠打工,郭建偉分享,「30-40年前喜餅鐵盒打開是以裸餅呈現,我就負責在生產線裝餅乾。」《知新聞》記者進一步好奇問,會忍不住偷吃嗎?郭建偉笑回:「沒有!」

糕餅老店「郭元益」創立於1867年,至今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梁建裕攝 zoomin
糕餅老店「郭元益」創立於1867年,至今已有超過150年的歷史。梁建裕攝

大學建築系畢業「不是自己想要的」 赴美轉讀商

事實上,郭建偉大學是文化建築系畢業,但念到大三、大四時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也認為自己在建築方面沒有像其他同學有天賦,加上每天家裡餐桌上耳濡目染的商業管理,因此畢業後決定再前往美國讀3年行銷學。

回台後,郭建偉先到市調公司工作約3年,負責食品、手機等市調,突然又起心動念想再出國深造,於是就到日本念研究所。郭建偉認為,在學習商業管理相關,能獲得更多成就感。

以行銷來說,它可能有一個議題要去解決去探討,我們提出解決方案,去針對這個方案回到市場被檢驗,「有點像我從小喜歡樂高,喜歡尋求解決問題的方式。」

郭建偉畢業於文化大學建築系,但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畢業後再前往美國讀3年行銷學。郭建偉提供 zoomin
郭建偉畢業於文化大學建築系,但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畢業後再前往美國讀3年行銷學。郭建偉提供

偶遇元老級員工 驚覺「自己像外人」決定回家接班

不過郭建偉始終沒有回家接班的念頭,是直到有一天、中秋前夕,搭公車上班,途中遇到公司元老級同事。郭建偉表示:「他在我還沒出生時,就已經在郭元益上班,從小看我長大,那天他看到我很開心,手上大包小包提著我們家的禮盒要去拜訪其他公司,他就跟我細數這是什麼禮盒、他今年要提出什麼樣的中秋提案。」

這突然讓郭建偉意識到,「從小公司有很多員工看著我長大,有這麼多同事在幫這個公司、幫我們家族成就這個品牌,但自己好像一直是一個外人,從外面去看這件事情,當時心態就有點變化,好像回家裡工作也是可以去嘗試看看的事情。」因此郭建偉於30歲這年決定回家接手家業。

郭建偉30歲回家接手家業。郭建偉提供 zoomin
郭建偉30歲回家接手家業。郭建偉提供

現代人飲食西化 「豬油→進口奶油」成父子世代差異

台灣烘焙業年產值逾700億元,大多數人對「郭元益」的印象是以喜餅起家,郭建偉表示,在2011年,喜餅佔公司整體營收約75%,但到了現在,喜餅只佔25%,其他業績是三節與伴手禮挹注。糕餅市場的改變,帶給第五代郭建偉一個很大的挑戰,「傳承」如何能夠延續老主顧的喜歡,同時又能「創新」吸引新客人?

郭建偉說,「20年前大家喜歡吃的東西,不見得符合現代的味覺」,也因此在研發與升級蛋黃酥時,就能感受到明顯的世代差異。令他最印象深刻的是,「像蛋黃酥這種台式糕餅,我們家是用豬油,但這幾年蛋黃酥越來越紅,品牌研發升級頂級蛋黃酥,用的是歐洲進口發酵奶油,那時候爸爸吃了就覺得『這不是他認知的台式酥皮』,應該裡面要是豬油。」

郭建偉直言,近年台灣消費者飲食越來越養生,決定透過改變油酯,變成奶蛋素,「爸爸比較屬於結果論,他有他的想法,但還是給我很大的包容,讓我去嘗試不同新的想法與作為,雖然這不是他所想的台式酥皮,但也樂觀其成,最後銷售成績符合預期當然很開心,但不符合預期我自己就要去檢視。」

糕餅公會理事長周子良表示,中秋檔期為糕餅旺季,國內就有大約200-300億產值,近年蛋黃酥買氣越來越熱,主要是業者紛紛將蛋黃酥配方改良,中西合併的甜點深受年輕族群喜愛,每年都有2-3成成長,尤其在這4-5年來成長最為明顯。

郭元益頂級蛋黃酥採用「歐洲進口發酵奶油」,與早期使用豬油的蛋黃酥大不同。梁建裕攝 zoomin
郭元益頂級蛋黃酥採用「歐洲進口發酵奶油」,與早期使用豬油的蛋黃酥大不同。梁建裕攝
蛋黃酥從台式轉變成西式,「創新口味」讓爸爸一開始不太能接受。梁建裕攝 zoomin
蛋黃酥從台式轉變成西式,「創新口味」讓爸爸一開始不太能接受。梁建裕攝

傳承百年糕餅 「相機先吃」是最大挑戰

「相機先吃」是現代人挑選美食的關鍵之一。郭建偉指出,現在的消費者求新求變,「變成是相機先吃,不見得是嘴巴先吃」,以前台式甜點都是把好料包在裡面,西式甜點則是把好料包在外面,在相機先吃這個世代,對傳統糕餅業非常具有挑戰性,「我們不是一成不變,是隨著時代在演變。」

對此,郭元益今年攜手「森永牛奶糖」推出中秋新品「森永牛奶糖Q心餡餅」,將經典冰沙餡餅注入森永牛奶糖,搭配紅土醃製鹹蛋黃與牛奶糖經典焦糖製成「焦糖Q心麻糬」,外層為36層手工酥皮,成功打造「相機先吃」的中秋話題甜點。

郭元益今年攜手「森永牛奶糖」推出中秋新品「森永牛奶糖Q心餡餅」。梁建裕攝 zoomin
郭元益今年攜手「森永牛奶糖」推出中秋新品「森永牛奶糖Q心餡餅」。梁建裕攝

蛋黃酥年賣450萬顆 今年中秋業績目標成長一成

適逢中秋糕餅旺季,至今已經營郭元益食品16年的郭建偉,到現在也時常到士林總店幫忙,他看到很多老顧客20-30年來都會千里迢迢來買餅,這不僅是他們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還對著郭建偉說:「到郭元益買到冰沙餡餅(招牌經典品項),這個中秋節就完美了。」讓他直呼很感動,「原來我們的產品串連起這麼多人的故事,與消費者的互動,對我來說很溫馨,我很喜歡。」

郭建偉表示,郭元益目前全台共有22間門市,年營業額約8億元,其中招牌酥皮系列年銷量高達450萬顆(包含頂級蛋黃酥、鳳梨奶黃酥、冰沙餡餅等),而中秋檔期為糕餅業最大檔,業績佔整體1/4,今年中秋聯名森永牛奶糖,已累積狂賣20萬顆,業績目標有1成左右成長。未來也會持續以聯名、大小朋友都喜愛的圖像去吸引更多消費者。

郭建偉表示,郭元益年營業額約8億元,今年中秋檔期目標成長1成。梁建裕攝 zoomin
郭建偉表示,郭元益年營業額約8億元,今年中秋檔期目標成長1成。梁建裕攝

郭建偉熱愛吃甜點 自爆一天吃3顆「整年都在吃」

《知新聞》記者與郭建偉專訪當天,外型斯文靦腆、講話溫柔的他,完全看不出已46歲、育有一子。值得注意的是,郭建偉接手糕餅事業也長達16年,高挑身材讓人好奇,平常吃月餅吃不胖的小撇步?

郭建偉立刻笑說,自己對吃沒有特別忌口:「我滿喜歡吃月餅、甜點,一天最多會吃到3顆,平常試吃也吃滿多的,去年中秋節就在研發今年中秋節的月餅,今年中秋節就在準備明年的,其實整年都在吃,但同時也有運動,我喜歡跑步。」郭建偉也推薦自家糕餅,「很耐吃,酥皮回烤更好吃,當早餐吃都滿好的!」

《知新聞》於專訪當天前往郭元益桃園楊梅館,因食安無法進入工廠直擊蛋黃酥手作過程,而是另於研發室拍攝蛋黃酥製作過程。一進入研發室,濃郁奶香撲鼻而來,郭元益的頂級蛋黃酥選用北海道煉瓦小麥麵粉與歐洲無鹽發酵奶油,搭配法國溫泉鹽、日本海藻糖。

待麵糰發酵數10分鐘,酥皮層層擀出27層,包入師傅手工熬煮烏豆沙與40天紅土醃漬蛋黃,再以炙燒、琴酒帶出蛋黃香氣,最後送進烤箱以190度烤近30分鐘,香噴噴的頂級蛋黃酥出爐!

郭建偉外型斯文又高挑,卻可以一天吃到3顆月餅,直呼「整年都在吃」。梁建裕攝 zoomin
郭建偉外型斯文又高挑,卻可以一天吃到3顆月餅,直呼「整年都在吃」。梁建裕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中秋月餅 # 郭元益 # 郭建偉 # 森永牛奶糖 # 蛋黃酥